金灿荣终于说出了许多人想说的话! 金灿荣发文称:中国要实现崛起,未来必然需要在国

花开半夏香 2025-09-30 13:29:34

金灿荣终于说出了许多人想说的话! 金灿荣发文称:中国要实现崛起,未来必然需要在国际社会树立自身的制度与规范。但历史经验表明,制度规范的建立往往与暴力手段相伴。那么,中国真的能摆脱这一历史规律吗? 就像美国 1898 年通过战争扩张领土,靠武力打下势力范围后,才逐步推行自己的规则,这就是金灿荣说的 “暴力是底层逻辑” 的体现。过去大国权力转移时,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容易陷入 “修昔底德陷阱”,往往用战争或冲突解决问题,规则都是打赢的一方说了算,这成了大家默认的历史规律。 但中国的情况和历史上那些国家不一样,首先根基就不同。中国是唯一没中断的文明型国家,儒家讲 “和为贵”,老祖宗就提倡商量着办事,不是靠拳头说话。而且近代中国受过太多战争苦难,对暴力带来的破坏有切身体会,从骨子里不愿意走打仗的路。这些内在的文化和历史记忆,让中国从一开始就倾向于和平的方式。 更关键的是,中国这些年建立国际制度话语权的做法,完全没走暴力的路子。从 1971 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开始,中国先老老实实地融入国际体系,到 2000 年就加入了 600 多项国际公约,涵盖人权、环境等好多领域,还改了自己的法律跟国际规则接轨,比如为了对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出台反洗钱法,为了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修订对外贸易法。这时候中国是学规则、适应规则,根本没用到暴力。 后来中国实力强了,开始参与制定规则,还是没靠武力。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提的建议被写进了《巴塞尔协议 Ⅲ》,这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规则,靠的是方案合理,不是强迫谁接受。在气候治理上,中国推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还主动承诺降低碳强度,打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僵局,《巴黎协定》能达成,中国的推动作用很大,这些都是靠谈判和合作,不是靠军事威胁。 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引领一些新领域的规则制定了,还是走和平路线。数字经济是新东西,国际上没现成规则,中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首次明确 “数字主权” 概念,还被联合国的报告采纳了。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牵头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提出 “技术向善” 的原则,填补了规则空白。外空和极地这些前沿领域,中国主导制定《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协定》,提出南极科学保护区方案,都是跟其他国家商量着来,谁也没强迫谁。 中国还搞了亚投行、金砖银行这些新机构,跟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合作定规则,比如中欧班列的轨距标准,都是大家协商一致的结果。这种方式被叫做 “软制度” 建设,不靠武力,靠大家都认可的规则来推进影响力,跟历史上靠战争建立规则的路子完全相反。 在国际安全上,中国的做法也在打破暴力逻辑。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人权理事会的时候,中国没趁机搞对抗,反而联合发展中国家补上空缺,提出更公平的方案。面对乌克兰危机,中国派特使穿梭斡旋,跟巴西发表共识,还发起 “和平之友” 小组;巴以冲突里,中国推动安理会通过停火决议,促成巴勒斯坦各派和解,这些都是靠外交和对话解决问题,不是靠武力介入。全球安全倡议现在有 119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说明这种和平的安全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可。 当然,中国也没说过绝对不用武力,就像外交上从 “和平崛起” 改成 “和平发展”,不是怕了谁,而是不想让外界误会成要挑战谁。中国会保留必要的手段维护核心利益,比如在南海搞岛礁建设保障安全,但同时提出 “双轨思路”,让当事国自己协商,再跟东盟整体谈,把争议变成了合作的机会,这是 “威慑 + 合作”,不是直接冲突。 中国能不能彻底摆脱历史规律,关键看这几点:首先经济得稳住,2024 年前 11 个月新设立的外资企业就有 5 万多家,增长了 8.9%,经济韧性强,才能靠利益纽带把各国绑在一起,大家都有钱赚,就没必要打仗。然后要看守成大国能不能克制,别主动挑起冲突。最重要的是中国得持续提供大家认可的制度方案,比如全球发展倡议已经动员了近 200 亿美元资金,搞了 1100 多个项目,80 多个国家加入 “之友小组”,这样的实惠多了,自然有人愿意接受中国主导的规则。 金灿荣说的历史规律确实存在过,但规律不是死的,得看时代条件。现在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连在一起,打仗对谁都没好处。中国正在试的这条路,是靠合作、协商、提供实惠来建立制度规范,不是靠暴力。虽然不能说百分百能摆脱,但至少已经走出了和历史不同的样子,用行动证明崛起未必非要打仗,制度竞争也能靠和平方式展开。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花开半夏香

花开半夏香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