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始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中国也有动作,俄罗斯的腰包紧张了。特朗普的威胁生效了?莫迪开始逐步“淘汰”俄罗斯石油,合作对象令人意想不到,中国成为普京最后的希望?之前,特朗普曾经对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所有国家不能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产品,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第一时间就站了出来和特朗普唱反调,偏偏特朗普拿这两个国家又没有办法。 要说特朗普的威胁是不是真生效了,先得看看美国这半年来的操作有多狠。2025 年 1 月就先下手制裁了 183 艘俄罗斯的 “影子舰队” 油轮,说白了就是那些躲着制裁运油的船,连生产、运输到结算全给盯上了,这还不够,8 月特朗普直接给印度来了记狠的 ,对纺织、制药这些 200 亿美元的印度商品加征 25% 关税,明着说就是因为印度还在买俄油。 你可别以为这是虚张声势,印度这些行业全靠出口美国活命,关税一涨,国内工厂都快扛不住了,老百姓都跑到美国大使馆门口烧特朗普肖像,可莫迪心里比谁都清楚,真跟美国闹掰了损失更大。 2024 年那阵子印度多风光啊,每天从俄罗斯拉 200 多万桶原油,占了自己进口的快四成,说白了就是冲着俄油便宜,7 月份的时候俄油才 68.9 美元一桶,比美国的 74.2 美元、沙特的 77.5 美元便宜一大截,一年下来光油钱就能省 170 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可现在呢?9 月份的数据一出来,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比直接跌到 16.8%,每天就 120 万桶,连去年峰值的一半都不到。 最早怂的是印度第二大国有炼油商巴拉特石油,3 月份就公开说不签俄油订单了,紧接着其他国企也跟着砍量,印度石油公司直接把俄油份额压到 25%,转头就从尼日利亚买了 200 万吨原油,加工成成品油卖到东南亚,还赚了 15% 的差价。 私营企业也扛不住了,之前最坚挺的信实工业,旗下贾姆纳加尔炼厂本来 50% 的原油都来自俄罗斯,到 8 月硬生生降到 35%,开始从美国得克萨斯盆地和非洲尼日利亚进货。 为啥这么折腾?还不是美国制裁闹的,印度全靠海运拉油,现在俄油船到了孟买港得等好几周,保险费涨了 30%,运费也加了 15%,算下来便宜的那点钱全被额外成本吞了。 其实印度早有准备,1 月份就偷偷成立了跨部门小组找替代来源,把非洲的进口份额从 10% 提到 18%,美国油的进口量也涨了 25%,这哪是自愿的,分明是被特朗普逼得没办法。 要说最让人意外的,还是印度找的新合作对象。大家都以为它会多买沙特或者美国的油,结果 9 月和美谈判的时候,印度部长直接摊牌:想让我们停买俄油也行,得允许我们买伊朗和委内瑞拉的油! 这俩国家可是跟俄罗斯一样被美国制裁的主儿,印度这招等于反过来拿捏美国 —— 你不让我买便宜的俄油,总不能连其他便宜油也不让买吧? 真断了这三个地方的油,全球油价不得飞涨?这算盘打得够精,可也透着一股子无奈,毕竟从伊朗、委内瑞拉买油得走转口,成本又涨了 12%,最后还得压缩 30% 的订单,纯属被逼出来的下策。 反观中国,做法就稳得多,说是普京最后的希望一点不夸张。2024 年咱们全年进口 1.08 亿吨俄油,占总量五分之一,到 2025 年 8 月,虽然单月进口量比上月降了点,但整体原油进口涨了 5%,依然占俄罗斯石油出口的 40%,光 8 月交易额就有 57 亿欧元。 关键是咱们有底气,不像印度全靠海运,中俄东线管道直接通到华东炼厂,7 月还加了条支线,输油量涨了 15%,管道输送占比从 25% 提到 35%,年产能稳在 5000 万吨,美国的海运制裁根本碰不着。 更聪明的是咱们早不用美元结算了,物流成本直接降了 5%,炼厂开工率还能稳住 95%,春节前汽油价都没涨超 10%,这就是硬实力。 特朗普本来想一石二鸟,既打压俄罗斯经济,又逼各国买美油巩固美元霸权,可中国根本不吃他那套。9 月美国呼吁 G7 对中印加征 50% 到 100% 关税,咱们外交部直接骂他单边主义,手上动作也没停,三大炼油厂早把海运俄油订单压了 15%,全转成更安全的管道运输。 反观俄罗斯,现在能源出口基本靠中国撑着,要是没咱们这 40% 的份额,外汇收入得掉一大块,腰包肯定更紧张。 所以说,特朗普的威胁也就对印度有点用,可那是靠关税硬逼的,印度心里根本不服,转头就敢跟美国要伊朗、委内瑞拉的进口许可,算不上真的 “生效”。而中国从来没被他拿捏过,反而越买越稳,管道越修越多,实实在在成了俄罗斯的靠山。 莫迪是逐步淘汰俄油了,但那是被逼的,不是真心想换;中国这根柱子立得稳,普京心里才有底。美国想靠制裁掌控全球能源,还是太嫩了点,咱们和印度心里都有本账,便宜又安全的油,谁愿意轻易放弃啊?
刚放行中欧班列,波兰又开第二枪,中方接下挑战书,反击直击七寸!因为没有拿
【7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