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两名开国少将带着6万多人叛逃苏联,结局如何呢?新中国成立不久后,两名开国少将带着新疆的6万人跑到了苏联,他们为何要跑?结局又如何呢?上世界的50年代末,中苏关系紧张,于是很多苏联就开始在我国的边境宣传了他们国家有多好多好,什么能吃上面包,还能喝上牛奶。 那个时期因为还处在社会建设的初期,很多人一听,也就相信了,他们开始向往跑到苏联的生活。 这些人中有两个还是开国少将,一位名药祖农,是俄罗斯族人,生在新疆,不过他有中苏两个国籍。 另一位马尔果夫,他可是所有授予少将军衔中最年轻的一位,本来有着大好的前途,可他却偏偏在这时候,有了别的心思。 1961年,这两个人一起去苏联学习,没想到就认识了一个苏联的特工,想让他们多带点边境的民众去苏联。 其实苏联当时因为战争劳动力严重不足。所以他们想要更多的人不过是想要劳动力,可不是让人去苏联享福的。 这两个开国少将回来了,就开始给新疆的边境民众发起了苏联的侨民证,也开始大肆宣传那边的好。 边境人民其实也不太清楚,看着穿着军装的少将都说好,也就相信了他,于是带着家里人就想着跑到苏联去。 一开始人还不太多,但是边防战士觉得很奇怪,于是就上报给了中央,中央当时只说想走就让他们走吧。 于是,先是几个人,后来是一群又一群的人,阿尔泰,伊犁等边境的人纷纷跃过了边境线,当时统计一共有六万多人。 这两位少将一看自己的鼓动这么成功,连忙给中央打报告,说他们也要去苏联,主席知道后,觉得想走的也拦不住,就让他们走。 因为主席说道:我不相信他们说的,这些人以为去了苏联就去了天堂不成。 事实证明,那边确实不是天堂,这些边境叛逃的人们去了发现远不如之前的生活。 说的那些面包牛奶统统没有,还被分配去干活,还是去往最冷的西伯利亚,这里可是严寒地带,时不时就会被冻病。 这些人也想着回去,可是这时才发现,出去容易,回来就太困难了,边境早就关了不欢迎他们了。 1991年,苏联解体。 这六万多的人刷的就没有了地方去,成了一个个黑户,他们想着要不就回来吧,谁知道申请都被拒绝了。 而这两个少将的结局也没有多风光,一个直到死生活都没有任何的起色,而另一个在苏联解体之后,跑到了土耳其,从此就没有任何的音讯。 就这样,这拨人也在后悔中过了自己的一生。 其实,从他们身上就可以看出,没有祖国的人,就没有了后盾,所有人都可以践踏他们,可是当他们后悔之时,又发现一切都晚了。 这两个少将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本来在国内前途不可限量,可非要去苏联,过着看不到任何前途的日子。 而如今中国的建设越来越好,生活水平也上了好几个台阶,可他们却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错过了这些。 参考资料: 中国党中央史:新疆“伊塔事件”
1962年,两名开国少将带着6万多人叛逃苏联,结局如何呢?新中国成立不久后,两名
龙游四海傲苍穹
2025-09-27 11:06:10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