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菲律宾政府宣布了 9月25日,菲律宾政府宣布可能延长大米进口禁令并

文武互娱 2025-09-26 10:54:08

快报!快报! 菲律宾政府宣布了 9月25日,菲律宾政府宣布可能延长大米进口禁令并考虑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农民利益。 ​这消息一出来,咱们这些关心国际粮价的老伙计们心里肯定咯噔一下。菲律宾可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大米进口国,他们这一动,国际米价怕是又要掀起波澜。 说句实在的,菲律宾政府这步棋,看着是疼惜农民,可细琢磨起来全是矛盾。农民的处境确实让人揪心,现在不少地方的稻谷收购价才8到12比索一公斤,连12到14比索的生产成本都够不上,等于种粮全在赔钱 。马科斯政府想把收购价抬到16到17比索,这份心思能理解,但靠禁进口、加关税真能如愿吗? 你可能不知道,菲律宾对进口大米的依赖早就刻进骨子里了。去年一年就进口了468.4万吨大米,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近八成来自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加起来才占不到两成 。就算今年上半年稻米产量创下908万吨的新高,可架不住国人能吃——人均一年要消耗151.3公斤大米,是咱们中国人的两倍还多,买米的钱能占到贫困家庭预算的20%。这就意味着,禁进口的口子收得越紧,国内米价涨得可能越凶。 之前政府不是没试过宽松政策。去年6月把关税从35%降到15%,本想让进口米平抑物价,结果呢?马尼拉的米价反而涨到过55比索一公斤,创下15年新高,农民的收购价反倒跌了一截 。最讽刺的是,便宜进口米的利润全被中间贸易商赚走了,农民和消费者两头吃亏,这场景现在想起来还让人唏嘘。 现在要延禁令、加关税,说白了就是换了个方向“一刀切”。关税要是回涨到35%,进口米成本上去了,贸易商要么把价格转嫁给老百姓,要么就压低收购价坑农民,怎么算都是普通民众买单。更有意思的是,政府一边想着限制进口,一边还在跟印度、巴基斯坦谈判每年200万吨的供应协议,这不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吗? 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进口多少,而是本土农业的“腰杆”没硬起来。每年100亿比索的农业补贴基金,发下去的农机不少都不适用,只能扔库房吃灰;免费发化肥、给现金补贴,也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创可贴”。台风洪涝年年闹,灌溉和道路这些基础活儿跟不上,农民种粮全看天吃饭,再怎么调关税也扶不起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文武互娱

文武互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