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约定 我老公是一个乡镇初中教师,自从我嫁给他那天起,就发现他有一个雷打不动习惯,只要到了领工资那周的周末,他一定要去一趟他的姐姐家。 起初我以为是姐弟俩感情深厚,直到婚后第三个月,我偶然发现他每次去姐姐家,都会从工资卡里取出五百块现金。那天他刚出门,我心里像被猫抓似的坐立难安,结婚时婆婆说过,大姑姐嫁在邻镇,日子过得比我们宽裕,按理说不该需要弟弟接济。 等到傍晚他拎着一袋新鲜蔬菜回来,我忍不住问起这事。他愣了愣,挠着头坐在沙发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的旧牛仔裤:“姐家孩子去年查出先天性心脏病,姐夫打零工的钱全填进去了,她不肯跟家里说,怕妈担心。”我这才想起,上次家庭聚会,大姑姐总是捂着胸口咳嗽,却笑着说只是小感冒。 那之后,我开始主动帮着准备周末要带的东西。冬天织两条厚实的围巾,夏天买些孩子爱吃的水果,他工资不高,五百块钱要掰成两半花,可每次往信封里塞钱时,眼神里总带着踏实的光。有次我偷偷多放了两百,他发现后却又塞了回来:“你留着买护肤品,姐那边我心里有数。” 转折发生在那年冬天,老公批改试卷时突然晕倒在办公室,送到县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肾炎,需要立刻住院治疗。看着缴费单上的数字,我蹲在走廊里掉眼泪,刚交完房贷的银行卡里,余额连住院押金都不够。正当我手足无措时,大姑姐突然闯了进来,手里攥着一沓用手绢包着的现金,额头上还沾着雪沫:“我听校长说的,你别担心,这钱你先拿着。” 我这才知道,老公每个月给的五百块,大姑姐一分没花,全都存在了一个铁皮盒子里。“他从小就倔,知道我难不肯要我钱,只能顺着他的心意收下。”大姑姐坐在病床边,给老公掖了掖被角,眼眶通红,“当年要不是他放弃读师范的机会,把名额让给我,我哪能当上小学老师,哪能嫁给你姐夫。” 原来在他们小时候,家里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那年老公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大姑姐却因为家里穷,差点辍学。是老公偷偷撕掉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推着姐姐去学校报到:“姐你成绩好,该你去读书,我去镇上打工,以后照样能挣钱。”后来大姑姐师范毕业,得知弟弟还在自学,又四处求人,帮他争取到了乡镇初中代课老师的名额,直到三年后他通过考试,正式成为一名教师。 老公出院那天,大姑姐特意炖了鸡汤,还带来了一个崭新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是她娟秀的字迹:“弟弟,当年你说,读书是为了能帮更多像我们一样的孩子。现在,换姐姐帮你。”老公看着笔记本,眼泪掉在纸页上,晕开了墨迹。 从那以后,每个月领工资的周末,变成了我们一家三口的固定行程。我会提前买好食材,大姑姐则在院子里支起小桌,姐夫给我们炒几个拿手菜,孩子们在院子里追着跑。老公不再偷偷塞钱,而是和大姑姐一起,帮着村里的留守儿童辅导功课。去年夏天,他们还在村里办了一个暑期辅导班,二十多个孩子,挤在大姑姐家的客厅里,眼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上个月,老公收到了县教育局的表彰,评为“优秀乡村教师”。领奖那天,大姑姐特意穿上了当年结婚时的红裙子,坐在台下,用力地鼓掌。下台后,老公把奖杯递到她手里:“姐,这个奖杯,有你的一半。”大姑姐笑着摇头,把奖杯推了回去:“是你自己争气,也是这些孩子有福气。” 如今,每个月领工资的周末,依然是我们最期待的日子。不再是为了接济,而是为了这份跨越二十多年的姐弟情,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更为了那份在岁月里,彼此扶持、相互成就的温暖。就像老公常说的,有些约定,从来不是负担,而是藏在时光里,最珍贵的礼物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周末的约定 我老公是一个乡镇初中教师,自从我嫁给他那天起,就发现他有一个雷打
芦苇飘雪
2025-09-25 10:06:01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