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坠亡前最后记录的影像曝光俞孔坚与他未竟的生态理想当巴西潘塔纳尔湿地的风掠

千风评娱乐 2025-09-25 01:05:55

俞孔坚坠亡前最后记录的影像曝光

俞孔坚与他未竟的生态理想

当巴西潘塔纳尔湿地的风掠过飞机残骸,62岁的俞孔坚教授永远停在了挚爱的生态探索路上。9月23日,这位“国内生态景观顶流”学者,在参与纪录片《海绵星球》拍摄时遭遇坠机,与同机三人一同遇难,这片他口中的“地球之肾”,成了他的最终归宿。

俞孔坚的一生,都在重构人与自然的连接。1997年哈佛归国后,他创办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提出“大脚美学”,也是国内“海绵城市”理论最早倡导者。他带领团队落地千余个生态修复工程,从获国际大奖的哈尔滨群力公园,到住建部推广的三亚“双修”项目,再到成欧美教材案例的上海世博后滩湿地,直至生命最后一月,仍在巴西分享中国生态方案、投身湿地拍摄。

他的离去让学界陷入追思。学生念他课堂严谨又课后温暖,称其为“景观启蒙者”;从业者叹“案头必备的论文作者、行业灯塔熄灭”;国际同行惋惜“失去真正领导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赞他“用中国智慧解全球生态难题”。北大的白花、社交平台的悼念,皆显他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而他留下的理念与作品,已是不朽遗产。“海绵城市”从构想变为国家政策,惠及全球250余座城市;“大脚革命”仍在修复生态,延续“天地人和谐”理想。正如网友所说:“他种的树会继续遮阴,他的生态路会有人接续。”

俞孔坚曾言,景观设计是“生存的艺术”。62年人生里,他从书斋到湿地、从理论到工地,始终敬畏土地。虽生命定格在潘塔纳尔,但他播下的生态种子早已扎根——那些修复的湿地、改善的城市、被启发的心灵,都是对这位先行者最好的告慰。

0 阅读:0
千风评娱乐

千风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