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35还没飞起来,中国已经把CJ-2000的图纸烧了三遍。 俄罗斯想卖发动机,中国想买的是生产线。 俄方说“核心专利不能碰”,中方回:“那我自己造个新发动机。 ” 不是不合作,是合作的价码,早就不在同一个账本上。 2022年制裁一来,俄方研发经费砍掉一半,工人发工资都得算着日子。 可中国车间里,工程师还在改第17版叶片结构,凌晨三点的灯光,照的是图纸,不是希望。 CJ-2000不是靠“引进消化”长出来的,是靠几千个通宵、上万次试验、几十个厂子咬着牙拼出来的。 你卖我零件,我修得动;你卖我技术,我改得动——这才是底气。 俄罗斯想用PD-35换订单,中国却在用C919换时间。 时间换技术,技术换体系,体系换未来。 别再说“中俄联手搞航空”了。 一个在修旧车,一个在建新车厂。 路不一样,终点却都是——天上飞的,得是自己的。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退役上校安德烈·别兹鲁科夫称:“如果我们现在不清算乌克兰,未
【2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