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已找到“稀土卡脖子”解药!华裔科学家完善“氮化铁”技术,中国再不卖就来不及了? 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称,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位华裔教授完善了“氮化铁磁体”合成技术,还说它能替代稀土磁铁用在高科技技术领域。 不过,美媒吹嘘的这种氮化铁磁体技术不是什么新发明,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科学家发现了。可这么多年过去,它始终没能真正用在咱们的生活里,核心原因就一个,这东西有致命缺陷。 化铁磁体的温度稍微一高就容易氧化,二一旦氧化就会彻底失去磁性。咱们平时用的新能源汽车电机、风力发电机,工作时都会产生不低的温度,把这种磁体装进去,用不了多久就失效了,完全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即便按美媒的说法技术有了突破,现在这玩意儿也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一年最多也就生产几百公斤成本还不低,跟中国每年数十万吨的稀土磁体产量比起来,连塞牙缝都不够,想要替代稀土磁铁,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实现并降低量产成本。 反观我们这边,稀土产业的实力早就不是单靠资源储量说话了。全球近七成的稀土矿都是从中国开采出来的,而九成以上的稀土提纯加工环节,也都得依赖中国的技术和产能。 就拿美国来说,他们自己虽然有稀土矿,但挖出来的矿石还得运到中国来加工,因为他们压根没有完整的冶炼分离能力。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稀土技术上也有硬实力,能通过技术改进减少稀土用量还保证质量,这样的优势可不是随便就能赶超的。 而美媒在报道中说“中国可能低价倾销扼杀新技术”,恰恰暴露了他们的真实心思。 要知道,构建一套完整的稀土供应链,从挖矿到加工再到应用,至少得花五到十年时间,现在氮化铁技术还没落地,美国根本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供应。 而且随着新能源产业发展,全球对稀土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未来电动汽车对稀土的需求可能增长十几倍,这都是实实在在的需求。 我们这边出台的《稀土管理条例》是正常管理行业发展,没搞过所谓的“卡脖子”,反倒是美国自己技术没跟上,又怕中国掌握主动权,才想出这种说辞想逼我们低价卖资源。 但说到底,我们稀土的优势是从挖矿到加工再到应用的完整链条,再加上扎实的技术积累,绝非这种还在实验室里的老古董技术能撼动的。 美媒这番炒作,不过是想占便宜的老套路,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美媒:已找到“稀土卡脖子”解药!华裔科学家完善“氮化铁”技术,中国再不卖就来不及
萧兹探秘说
2025-09-24 11:43:29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