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仗大概率已经“打完了”!我们其实已经不再和菲律宾无聊的“对峙”了,当中业岛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09-23 20:56:47

南海的仗大概率已经“打完了”!我们其实已经不再和菲律宾无聊的“对峙”了,当中业岛上的菲律宾驻军,连吃饭喝水,都需要提前48小时向我们海警“打报告”的时候,这场仗,其实早就结束了。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菲律宾人很是痛苦! 南海争端由来已久,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主张有历史依据,早在大清嘉庆年间就有渔民在此活动,1946年国民政府正式接收中业岛等岛礁。菲律宾从1971年起非法占据中业岛,至今已超过50年,他们在中业岛建有机场、营房,驻军上百人,还安置两百多名居民,形成所谓的前哨基地。但现实中,这个基地的生存依赖外部补给,每天消耗200公斤粮食和4000升淡水,每月仅两三趟船从巴拉望岛运来物资。这种补给链条脆弱,一旦受阻,整个岛屿运转就难以为继。中国海警从2016年开始常态化巡航,严格执行申报制度,菲律宾船只需提前48小时提交物资清单,生活必需品勉强通过,建材、燃油等敏感物品则被挡在门外。这种管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通过持续执法逐步强化,菲律宾的抵抗空间越来越小。 菲律宾在中业岛的日子越来越艰难,2024年台风季期间,三艘补给船被中国海警拦截,导致岛上断粮断水长达一周,士兵只能靠捕鱼维持。这种事件不是孤例,而是南海执法常态的一部分。中国海警的行动符合国际法,针对菲律宾多次违约行为,如擅自运送建筑材料试图扩建设施。菲律宾国防预算全年仅49亿美元,却要维持南海多个据点,军费捉襟见肘,无法支撑高强度对抗。美国虽是其盟友,但军售价格高企,去年提出的20架F-16V战斗机报价达55.8亿美元,单价远超市场,菲律宾最终搁置计划。这种“盟友”关系更像单向抽取,菲律宾成了消耗品,而非真正伙伴。中国则通过渚碧礁填海造岛,形成战略压制,中业岛周边执法范围压缩到2.5海里内,菲律宾船只活动受限,难以突破包围圈。 进入2025年,南海紧张局势并未缓和,反而在具体岛礁上频发摩擦。中业岛附近,菲律宾船只执行巡逻时屡遭中国海上民兵船碰撞,12月4日一艘菲律宾船被中国海警船发射水炮袭击,造成船体损坏。这种水炮使用是精准执法手段,避免直接冲突升级,同时震慑菲律宾的挑衅行为。Sandy Cay礁盘事件更突出这一趋势,中国海警临时部署力量登陆该礁,距离中业岛仅两海里,菲律宾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虽试图登陆三处争议点,但行动受阻,无法有效反制。中业岛作为菲律宾最大南海据点,驻有335名平民和军人,生活条件本就艰苦,补给延误直接影响士气和设施维护。中国巡逻船数量优势明显,仁爱礁周边最多时达24艘舰艇,兵力比达19:1,菲律宾两千吨级船只在万吨级海警舰面前毫无优势。 菲律宾的策略依赖美国介入,但美方行动远不如承诺。2025年6月,菲律宾海岸警卫队与民间团体West Philippine Sea Atin Ito合作,执行第三次南海补给任务,美军虽在附近演习,却未提供实质援助。联合巡逻虽有,但美舰在冲突时往往雷达关闭后撤离,如铁线礁事件中,美军以“未获授权”为由离场。这种“空心稻草”式的支持,让菲律宾骑虎难下,想硬扛军费不足,想撤军又丢面子。中国则坚持合法手段,常态化巡逻覆盖南沙群岛全域,仁爱礁补给事件中,海警登船检查菲方船只,扣押违规物资,菲律宾虽抗议,但国际社会认可中国立场。2024年7月,菲律宾使用民船MV Lapu-Lapu补给仁爱礁,中国海警出动4艘船监视,3艘海军舰艇辅助,确保行动不越界。 这种渐进式控制本质上是实力对比的结果,中国海军和海警现代化水平高,舰艇吨位和数量均占优,菲律宾难以匹敌。历史上,中业岛本属中国领土,菲律宾1971年趁台风侵占,鸠占鹊巢长达半个世纪,已是宽容极限。现在,通过精准执法,中国逐步收回主动权,避免大规模冲突,却实实在在压缩对手空间。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上台后虽加强南海部署,但实际效果有限,2025年4月Sandy Cay登陆事件后,菲律宾虽派海军登陆争议礁,但后续补给仍需绕道,成本飙升。美国虽承诺军援,但交付延迟,F-16升级版交付推迟到2026年,菲律宾空军老化严重,无法覆盖南海全域。中国渚碧礁“不沉航母”平台已建成,雷达和导弹系统覆盖中业岛,战略威慑力增强。 南海问题的核心是主权与资源,中国主张“九段线”内权益,菲律宾依赖“专属经济区”概念,但国际仲裁无效。菲律宾的挑衅多为媒体操作,如2024年3月仁爱礁水炮事件,菲方先撞中国船后求援舆论,中国海警反制后,菲方士兵受伤却被放大成“侵略”。但事实是,菲律宾多次违约运建材,试图永久化非法据点。 中国回应克制,登船检查后释放人员,只扣押物资。这种“以法为剑”的方式,不仅维护权益,还赢得国际理解。

0 阅读:1

猜你喜欢

一脚油门到拉萨

一脚油门到拉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