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枣木不能当柴烧?一位60岁的护林员告诉我,大部分树木死后都能当柴火烧,唯独枣树被农民们嫌弃,枣木和其他树有什么不同? 村里人其实挺早就琢磨出枣木的怪脾气了,很多人记得小时候去柴场帮忙,看见家里人劈柴,遇到枣木就开始皱眉头,这玩意根本不像杨木那样,一斧下去利落分开,枣木死沉死沉的,斧头磕了几下,有时候反倒崩了口子,劈得人手酸不说,最后柴火堆里那段枣木还纹丝不动,说它倔脾气一点都不夸张,密度高其实不是啥稀罕事,很多硬木都密,但枣木最麻烦的不是硬,是它烧起来特别闹心,村里几家人试过,用柴火灶点了半天,外壳冒着黑烟,芯子像铁疙瘩,火怎么都透不进去,一家人饭菜都得拖后做,锅底还时不时被溅出的火星烫出麻点,油脂重、树脂多,屋里熏得大人小孩直咳嗽,后来有个邻居家灶膛老是被黑炭堵死,花了两天才掏干净,大家传开后谁都不愿再用枣木当柴,留着只能当门口凳脚或者丢在墙角慢慢烂。 不过,老辈人对枣木并不只是厌烦,有位在陕北搞雕刻的师傅曾说,枣木雕出来的东西细腻结实,不易变形,适合做传家器物,特别是雕刻工艺品,用刀刻线条时能体会到那种慢慢渗出的木香,而且枣木作品在2017年还拿过国家级非遗奖项,像榆林那边的匠人,带着农户把原本要烧掉的枣木收起来,切片雕花,再卖到城里,成品能卖到一两千块一件,农户也开始意识到这比砍柴划算多了。枣木在农村习俗里还有讲究,婚礼宴席常备枣子,图个“早生贵子”,连带着枣木也成了家里镇宅的物什,有些长辈家传的擀面杖、月饼模子,用了几十年还没变形,木纹细密带着淡淡香气,厨房常年沾水都不容易发霉。市面上枣木茶台、家具这些年越发受欢迎,好的茶台一出手甚至能卖上万元,和普通柴火的命运完全不一样。 种枣树的地方,农户现在都舍不得砍老树,枣子是北方秋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丰收季有人专门收购红枣出口,树还能保水护土,乡里有过调研,说是减少枣树砍伐后,坡上的水土流失状况肉眼可见地改善了不少,这么看,枣木“不当柴烧”其实是村民和生态的双赢。最近几年,乡镇里的非遗工坊经常收购农户的枣木边角料,一起做手艺品,朋友圈、短视频上经常能看到这些作品,大家也觉得“枣木不好烧”这件事,反倒成了让它升值的关键点,你家有没有留着的老枣木器物,或者有啥有趣的用法,也欢迎来留言聊聊。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榆林市非遗项目名录,央视新闻公开报道。
我家楼上有个大伯,今年76岁,原先有儿有女有老伴儿,结果今年年初,老伴儿想让他把
【44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