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导性航班榜单遭质疑#权威数据揭秘中国民航真实排名#】#英美航线霸榜背后是统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10:02:44

【误导性航班榜单遭质疑 #权威数据揭秘中国民航真实排名#】#英美航线霸榜背后是统计维度陷阱# 一份缺乏数据具体来源、仅以国际长途航班数量进行排名的所谓“榜单”,正在误导公众对中国民航的认知。近日,有视频博主在一个名为“航班数据不会骗人”的视频中指出,中国航线无缘全球最繁忙洲际航线榜单前20名。这一论断引起业界和舆论哗然,南都记者分析发现,该榜单选取的数据维度十分狭隘。

该博主展示的榜单,是由一家名为“全球机场局”的公众号作者根据“8月单日客运航班量”整理并于8月23日发布的。但遗憾的是,该公众号并未就相关统计表格明确标出数据的具体来源。其数据是否真确,仍有待查实。另外,这一套数据还有一个显著的缺陷——仅用“航班数量”,而非“可用座位数量”作为比对,客观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偏差。飞机的大小不同,座位的数量则不同,因此业界更普遍用“可用座位数量”作为比较的标杆。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民航正在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在全球多个具有公信力的民航榜单上名列前茅,硬实力不容小觑。作为我国的战略产业,民航业的蓬勃发展无疑是我国经济稳健增长的写照。

如果参考具有公信力的国际民航数据机构OAG公布的2024年数据,不难发现,综合全球全部国际或地区航线来比较,纽约(肯尼迪)往返伦敦(希思罗)的航班密度仅排在第10名,全年“可用座位数量”有401万个。而中国香港往返泰国曼谷的航班位居第7名,全年“可用座位数量”达到420万个,已大幅度超过前者。相关机构的调查结论特别写道,亚太区内的航线在2024年持续复苏,而这一趋势在2025年仍然持续。

至于内地航线方面,根据OAG的数据,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上海(虹桥)-广州均挤进了2024年同一境内航班的全球前10名,其全年“可用座位数量”各有700多万个,大幅抛离纽约(肯尼迪)往返伦敦(希思罗)航线的同期数据。而如果按照实际运输的乘客量来计算,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在2025年8月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年上海(虹桥)-深圳、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跻身全球最繁忙航线前10名,实际运输旅客量都达到了530多万人次。而北美和欧洲机场的实际运输旅客量,则并没有进入前10名。

至于洲际航线的发展方面,中国民航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已经强调要“飞出去”。经过多年的发展,国际航点的链接能力越来越强。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数据,2024年,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5334条,按不重复距离计算的航线里程为958.6万公里。其中国际航线有821条。例如,在长途航线方面,中国民航近年开通了深圳-墨西哥城、广州-纽约肯尼迪、北京(首都机场)-马德里-圣保罗等超长途航线。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南方航空运营的深圳-墨西哥城直飞航线,飞行里程超过14000公里,列全球最长的不经停航班第9名,是东亚地区唯一跻身该榜单全球前10名的航线。而中国东方航空在今年年底则计划开通上海(浦东)-奥克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航线,将有望成为全球最长的经停航班之一。不仅是中国航司,外国航司也在去年开通了多条连接中国的长途洲际航线,进一步拉近了这些“千里之外”的城市与中国的经贸与人员联系。

要全面地呈现民航发展的真实实力,不仅要看航线,还要看载客量。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2024年中国在全球航空旅客吞吐量中位居全球第二,是名副其实的民航大国。而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在2025年5月发表的《202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中国民航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为大约7.3亿人次,同比增长17.9%。国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为大约6.6亿人次,同比增长12.6%。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为大约6555万人次,同比更是大幅度增长125.6%。增长势头仍然十分强劲。

刚刚过去的暑运,我国民航的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呈现快速拓展的趋势。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数据,目前国际客运航线通航国家已增至80个,今年1月至8月客运航班量同比增幅超过20%。暑运期间客运航班量进一步增加,7月1日至8月31日保障中外航空公司国际客运航班约为12.3万班,日均近2000班。

0 阅读:9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