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上校摇身一变成俄军中将,三面围攻库皮扬斯克,俄就是用最懂乌军的人打乌军。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9-20 22:41:55

乌军上校摇身一变成俄军中将,三面围攻库皮扬斯克,俄就是用最懂乌军的人打乌军。 说起这场俄乌冲突里的那些弯弯绕绕,总让人觉得战场不光是枪炮的事儿,还掺杂着不少个人选择和战略算计。最近网上和媒体上热议的,就是俄罗斯军队在哈尔科夫地区库皮扬斯克方向的动作。 那里是个小城镇,人口才一万多点,但位置卡得死死的,扼守着几条关键公路和铁路,丢了它乌克兰的补给线就得大乱。俄罗斯从2023年就开始往那儿戳,戳了两年多也没完全啃下来,乌克兰守得挺死,工事挖得深,兵力也堆了不少。可现在,俄罗斯换了个指挥官,进攻节奏明显不一样了。 这个人叫谢尔盖·斯托罗任科,本来是乌克兰上校,2014年克里米亚那会儿直接跳槽到俄罗斯,现在已经是中将,带着第六联合兵种军直奔库皮扬斯克。俄罗斯这招儿,用最了解乌克兰军队的人来打乌克兰,确实够狠,也够现实主义。 俄罗斯从2023年初就盯上库皮扬斯克了,那时候是冬季攻势,部队从东南两个方向挤压,试图切断乌克兰的Oskil河桥梁和公路。但乌克兰反应快,重兵布防,挖了层层战壕,布了地雷阵,还用炮兵和无人机反击。俄罗斯推进慢,损失不小,到2024年夏天,基本卡在外围高地,没法全包围。进入2025年,情况变了。俄罗斯加大投入,第六军成了先锋,斯托罗任科上任后,进攻分成三路:北边从森林带切入,东边沿铁路推进,南边绕Oskil河走管道线。情报显示,他们用无人机24小时盯梢乌克兰的调动,一发现补给车队,就精准炮击。乌克兰的防御线被一点点撕开,俄罗斯部队已经形成半包围,控制了北部和西北部几个村子,离市区只剩几公里。 为什么说三面围攻?因为俄罗斯没从正面硬冲,而是侧翼包抄。北路用工兵清障,炸桥断补给;东路步兵小队渗透,端掉乌克兰的观察哨;南路最绝,钻废弃燃气管道,从地下冒出来打后方。这招儿让乌克兰守军措手不及,补给线拉长,部队疲于奔命。斯托罗任科的经验在这儿派上用场,他知道乌克兰喜欢用预备队快速反扑,所以总提前设伏。BBC和乌克兰军方都确认,第六军是主力,俄罗斯军事博主也吹嘘说,这波进攻比之前聪明多了,不再是人海战术,而是情报+火力的组合拳。乌克兰总参谋部承认,库皮扬斯克压力大增,但他们也强调,城市还没丢,防御还在咬牙顶着。国际观察家觉得,这场拉锯战反映了俄乌整体态势:俄罗斯资源多,慢慢磨;乌克兰靠西方援助,但人力吃紧。 人力问题,正是乌克兰当下的大麻烦。2025年上半年,乌克兰军队的逃兵和缺勤案子爆棚,总检察院数据摆在那儿,自2022年入侵开始,刑事案件超25万起,其中擅离职守立案20多万,正式起诉1.5万多人;逃兵案5万多起,起诉1200多个。议员安娜·斯科罗霍德直说,未经许可离开岗位的士兵得有40万。这数字听着吓人,每天平均576人跑路,前七个月就堆积成山。有的藏在乡村,有的直接投俄罗斯,带走的情报让俄罗斯越打越顺。俄罗斯军方善于吸取教训,早年战术糙,现在无人机用得飞起,精准吃掉乌克兰小股力量。乌克兰招兵难,损失重,士气低落,很多人觉得打下去没头。西方援助弹药和装备是来了,但前线补给跟不上,士兵们扛不住连轴转。 库皮扬斯克这仗不是孤立的。它连着哈尔科夫整个北部战线,俄罗斯想用这儿打开缺口,威胁乌克兰的工业心脏。斯托罗任科的角色,就像是俄罗斯的王牌:他不光懂乌克兰的套路,还对本地地形熟。哈尔科夫是他老家,这点让进攻更有针对性。乌克兰媒体骂他是叛徒,俄罗斯那边捧他是功臣。但搁在国际事件里,得说清楚,这事儿牵扯主权和忠诚,2014年克里米亚的旧账到现在还搅和着。联合国和欧盟都谴责俄罗斯的渗透战术,说那是违反日内瓦公约的把戏,比如穿便衣混进去。但俄罗斯辩称,这是合法作战。现实是,战场上没那么多黑白,斯托罗任科的跳槽改变了上千人的命运,也让库皮扬斯克的炮火更猛。 俄罗斯的推进还在继续。9月17和18日,ISW报告说,俄罗斯在库皮扬斯克方向没确认推进,但小规模冲突不断。乌克兰一个营长透露,俄罗斯损失是他们的十倍,可架不住人多势众。北约援助在加码,运来更多HIMARS和防空导弹,但乌克兰的逃兵潮让指挥链出问题,前线连队常缺员,调动起来磕磕绊绊。俄罗斯则稳扎稳打,用“水滴石穿”的法子,一口一口啃。斯托罗任科还坐在第六军的位置上,协调东部行动。整个冲突到2025年9月20日,已经拖了三年半,库皮扬斯克成了缩影:俄罗斯占资源优势,乌克兰拼韧劲,但人力缺口越来越明显。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