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犯了5个错,导致统一大业终成遗憾。第一个错是——错睡一人:邹氏。第二个错是——错杀一人:华佗。第三个错是——错信一人:黄盖。第四个错是——错放一人:刘备。第五个错是——错留一人:司马懿。 先说第一个错,错睡邹氏。这事儿发生在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宛城,张绣本是张济的侄子,张济死后张绣接手兵马,先投刘表,后来又降曹操。曹操大军压境,张绣一看打不过,就带着邹氏——也就是张济的遗孀,他的婶娘——一起归顺。邹氏长得确实出挑,三国志里没细说,但后世野史传闻她是那种让人移不开眼的类型。 曹操进了宛城,放松警惕,就把邹氏纳了。这下捅了马蜂窝,张绣咽不下这口气,觉得这是对家族的侮辱,干脆反水,夜里带兵偷袭曹营。曹操措手不及,丢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大将典韦,三员虎将一下没了,军队也溃散得七零八落。曹操自己狼狈逃出,回头哭着说,儿子侄子死了我不心疼,就典韦这员猛将没了才真叫人难受。 这场败仗不光损失兵力,还让曹操在南阳站不住脚,拖了好几年才再收拾张绣。邹氏后来下场也不好,曹操败退后就把她杀了,免得再出乱子。这错睡一出,直接断了曹操南下荆州的顺风车,早几年他就得绕道,统一进度推迟一大截。要是没这档子事儿,曹操兴许早点拿下刘表,赤壁前局面就不一样了。 第二个错,错杀华佗。这位神医是沛国谯人,和董奉、张仲景齐名,尤其外科牛,发明麻沸散,相当于古代麻醉剂,中国医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曹操有头风病,疼起来脑子嗡嗡的,找华佗看,华佗用针灸扎胭俞穴,立竿见影,曹操就留他在许昌当御医。华佗家在乡下,老婆病了想回去,曹操批假,但派人盯着。华佗一拖再拖,曹操使人查,发现没病,就下令抓回来。 华佗被押回许昌,审问时还想给曹操讲开颅手术,说头风根在脑子里,得醉了人用刀刮骨头,曹操一听觉得这家伙要害自己,干脆扔进牢里。华佗狱中写了本青囊书,托人带给同乡,结果书丢了,他自己也杖毙在牢里,大概建安十三年的事儿。 这下曹操头疼病没法治,华佗的医术也跟着没了,中国医学少了个大牛人。曹操后来还后悔,曹冲病重时他说,早知道不杀华佗,这孩子兴许救得活。杀华佗不光是个人损失,曹操身体垮得快,建安二十五年就病死洛阳,统一大业半途而废。要是华佗在,曹操多活几年,曹魏稳固,蜀吴早晚得服软。 第三个错,错信黄盖。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最大败笔,建安十三年底他打下荆州,十四年大军八十万南下,孙刘联军在长江对峙。黄盖是东吴老将,早年跟孙坚打仗,资历老,赤壁时他给曹操写信,说吴军内部分裂,周瑜小年轻压不住他,想带兵投降。 曹操一看,觉得靠谱,黄盖资格老,孙权那儿委屈了他,信里还详述吴军弱点,就信了。约定那天,黄盖带十几艘火船过来,船上堆柴浇油,靠近曹寨就点火,顺风烧起来,曹军船连着铁链,火借风势,一烧一大片,曹操八十万大军死伤过半,北撤时还闹疫病,损失惨重。 三国志吴书黄盖传里说,这诈降是周瑜的主意,黄盖执行,火攻烧了曹寨,没小说里苦肉计那么戏剧,但曹操轻敌信书,直接中招。赤壁败了,曹操南下止步长江,孙刘借机站稳脚跟,三国鼎立格局就这么定了。要是曹操多疑点,不信黄盖,兴许火攻不成,吴蜀早灭,统一指日可待。 第四个错,错放刘备。刘备这人复杂,早年颠沛流离,卖草鞋起家,投公孙瓒、陶谦、吕布,建安二年败给曹操,投奔许昌,当了左将军,封宜城亭侯。曹操挺欣赏他,三国志先主传里说,曹操感慨天下英雄就他和刘备,袁绍之流不算啥。 刘备当时种菜为生,听了这话,手里的筷子掉地上了,赶紧说天上打雷吓的。曹操表面笑笑,心里有数,但没下狠手杀他,反而派他领兵打袁术,还许徐州牧。刘备一接令,就带关张溜了,夜里出城,直奔徐州。曹操派车胄追,已扑空。刘备到徐州,收拢旧部,盘踞一方,后来还得了诸葛亮,隆中对定三分天下。 这错放一出,刘备从阶下囚变对手,曹操唯一机会杀他,就这么白白溜走。要是那会儿曹操多长个心眼,刘备没了,蜀汉无从谈起,曹操统一北方后直捣江东,吴国也扛不住。 第五个错,错留司马懿。司马懿河内温县人,字仲达,家族世族,早年曹操就听闻他有狼顾之相,疑心大,辟他当文学掾时,还想试探,让他走路回头看,结果司马懿上身不动,只转脸,曹操更疑,说这家伙有篡位野心,本想杀掉。 但司马懿献策屯田有功,曹操留用,他从此在曹魏幕府干起来,建安十八年抗张鲁,二十一年平辽东,诸葛亮北伐时他守祁山,蜀军打不过。曹操死后,曹丕曹叡都重用他,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废曹爽,独揽大权,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接着干,泰始元年司马炎逼曹奂禅位,建西晋,灭蜀降吴,统一了。但这统一是司马家的,曹魏基业没了。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里提曹操疑司马懿,但用其才,这错留直接让曹氏江山易主。要是曹操早杀司马懿,曹魏内部稳,诸葛亮北伐也难成,统一早归曹家。这些错串起来看,曹操不是没本事,而是总在关键处掉链子。
曹爽真是愚蠢的可爱,当他被司马懿囚禁在家中断粮的时,他向司马懿借粮,司马懿随后满
【1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