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宋楚瑜老爷子,直接把对面的CPU给干烧了。他问了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台湾当年不是中国的,大清哪来的资格割让它?” 这一问,把“台独”逻辑根基直接掘了个底朝天。 (信息来源:长江号外——“台独”是绝路,民进党阻挡不了祖国统一,宋楚瑜:我是中国人) 宋楚瑜一句质朴的提问道破天机:想送人东西,前提是这东西得是你的吧? 1895年的《马关条约》,在当下与其说是耻辱的失去,不如说是主权的反向证明。毕竟,一个政府无法割让自己不曾拥有的土地。 更何况清政府早在1683年就将台湾纳入版图,设立“台湾府”;到了1885年,更升级为“福建台湾省”。派遣知府、知县,征收赋税,这套完整的行政管辖体系,就是行使主权的铁证。 这句质问不仅揭露了某些论调的荒谬,更引领我们直面台湾身上烙印至深的三重归属印记——法理、文化与利益的铁证,戳穿所有虚幻独立梦! 历史的指针拨到二战结束后,1945年10月25日台北的受降仪式,不是接收无主之地,而是收回被窃的国土。《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不是凭空出现,它们是对那份不平等条约的国际法律否定。 而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则从国际最高层面,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彻底终结了任何关于“两个中国”的法理想象。 不过,比法理契约更难磨灭的,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明清两代,一批批来自福建、广东的先民渡过海峡,他们带去的不仅是农耕技术和手工艺,更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 如今在台湾街头巷尾通行的闽南语,餐桌上那碗与福建同源的鱼丸、肉燕,还有香火鼎盛的妈祖庙、关公庙,无一不是跨越海峡的无形纽带。 两岸人民遵循着相似的习俗,这是任何政治力量都难以切割的血脉联结。就连日本殖民者都未能抹去这道印记。 他们对台湾进行殖民的时候,推行“皇民化”运动,强迫民众说日语、改汉姓,结果呢?换来的是一次次激烈的反抗。这恰恰说明,文化认同深植人心,压迫只会激发出更顽强的坚守。 今天,一些“台独”势力搞“去中国化”,本质上是在刨自己的根,试图遗忘历史所承载的共同记忆。他们试图让当下的台湾民众在认知上同大陆产生断层,但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基因在,即便他们算盘打的再响,也很难从认知上抹去两岸的根。 而且两岸居民有着现实利益绑缚,今年的数据显示,台湾出口总额中,有38.2%流向大陆。台积电、鸿海、联发科这些顶尖企业,谁离得开大陆市场? 比政治操弄更真实的,是两岸紧密的经济命脉。这种深度依赖,就像一场每日都在进行的经济公投,市场规律无声地否决了政治上的胡闹。 美国确实把它当作地缘政治的棋子,但这种外部干涉有多虚妄?宋楚瑜早就断言,美国不会为“台独”流血。 当然,大陆的底线也异常清晰。追求“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股力量,针对的从来不是台湾的普通百姓,而是妄图抹除主权印记的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力量, 这是守护祖国统一大业进程的最后一道屏障。 说到底,法理的契约、文化的基因、现实的利益环环相扣,共同构筑了台湾归属的坚实逻辑。无视这些深刻的烙印,去追逐一个虚幻的“独立”梦,不仅是对历史的背叛,更是拿现实利益和未来福祉进行豪赌,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今天拿出蒋介石的手谕反击国民党,他说老蒋都承认台湾是托管地。
【77评论】【35点赞】
周启航
国民党的叛徒有什么值得夸的,他也是一个台独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