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推广预制菜,将给中国食品工业带来灭顶之灾,让艰难发展的餐饮行业遭受重创,使中国美食失去光彩,让中国厨师面临失业困境,未来美食行业也将停滞不前! 要明白,当下预制菜推广面临的最大阻碍便是中国厨师。预制菜的发展意味着厨师群体要被削弱,而厨师的存在恰恰成了预制菜发展的绊脚石。 一家依赖厨师技艺的酒店,是不会采用预制菜的;而一家大量使用预制菜的酒店,也不会需要资深大厨,二者完全对立。 随着预制菜的发展,饭店首当其冲会受到影响,确切地说,饭店里的大厨会失业,中国引以为傲的厨师行业会被压缩,最终厨师将失去工作机会,一切都会被中央厨房和预制菜取代。 大家以为这就结束了吗?最终预制菜会进入千家万户。有了更便捷的预制菜,谁还愿意费时费力去做饭呢? 一边是色香味俱全、简单加工就能享用的预制菜,一边是耗时耗力、还需专业技术的现做菜肴,还有多少人会自己做菜、学做菜?当大家都失去做菜技能,预制菜就会全面占领美食市场。 有人觉得这样挺好,但看看美国,在他们的做菜视频里,有多少人会炒菜、烹饪菜肴?他们大多使用半成品或全成品,结果如何呢? 美国出现了两极分化,富人身体健康,鲜见胖子,身材比例良好;而底层穷人却膀大腰圆,很多人重达几百斤,这庞大的体重难道与预制菜和美国的饮食习惯无关吗? 我们要知道,预制菜的制作流程由机器百分百掌控,每一步都精准无误。在这种模式下,美食是会停滞不前,还是会有所发展呢? 十年、百年、千年之后,我们的饮食难道要一直原地踏步或缓慢前行吗? 很多美食的诞生源于人工失误和厨师对前人经验的再加工,正因为这种传承与创新,美食才得以发展。一旦只依赖预制菜,谁还会去创新,谁又有能力创新呢? 有人认为这没什么不好,但如果预制菜大行其道,人们享受美食的权利由谁保障?当我们对美食的定义被改变,预制菜的“美味”会不会成为一种“毒药”,改变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对美的追求? 增加我们的生活成本,更掏空我们的口袋! 看一看以前我们到夜市,地边摊可以吃到很多的美食,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特色,既便宜又美味,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也在中国大地上撑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夜市! 再看看现在我们的地摊和夜市,价格卖的死贵死贵,但是品质却千篇一律,你到北京吃的,到天津吃的,到江苏吃的,到安徽吃的跟到内蒙古吃的有的时候是一模一样。 以前我们在全国各地吃不一样的美食,现在我们为了同一样的美食,在全国各地来回吃,尴不尴尬? 现在更尴尬的是你花了很贵的钱,吃到了千篇一律的美食,老板还告诉我们他不挣钱?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预制菜的发展,现在有多少地摊是自己做吃的?有多少地摊拿的是成品的食品?多了这么多的中间商,东西不卖贵了,钱还怎么赚? 地摊虽然没有租金,但是中间商有租金,而这些东西最后不是又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你以为你吃的路边摊,是老板祖传的手艺?其实你吃的路边摊是中央厨房自动调制的,无论你是在北京还是天津,吃的通通都是一样的! 又贵又千篇一律成了现在很多小吃的典型特点,关键是中间商太多,老板还挣不到钱! 更重要的是这些所谓的特色美食,会直接压缩真正的特色美食,最终商品化的特色美食失去了原有的风味,但是却占据了商业市场! 就如同五仁月饼,现在商场卖的五仁月饼根本难以下咽,再看看传统的五仁月饼,却是排队都不好买,就这样做传统月饼的却越来越少,我们当地整个市区数百万的人口,整个城市上千万的人,还在做传统月饼的屈指可数,就这样还面临着传承断绝! 大家都习惯了超市,结果五仁月饼的口碑就直接崩塌了! 也许不是五仁月饼难吃,而是你从小到大从来就没吃过传统美食!这才是最尴尬的! 因此,预制菜的发展需要合理规划,任何商业化的美食都应该合理制定标准,明确范围,餐厅应标明菜品是现炒还是预制,这样对预制菜行业、厨师和消费者都公平。 民以食为天,对于天大的事一定要慎重,天若塌了,老百姓又该如何? 预制菜 预制菜单菜 中式预制菜 预制加工菜 预制品菜 预制菜欺诈 预制食材
我朋友是大厨,他看到网上罗永浩与一家连锁餐厅打嘴仗,争论到底有没有用预制菜。朋友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