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王震去日本考察,出发前,周总理特意交代:“去了日本,不要买他们的东西。”王震到了日本后,却坚持买2样东西!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位打仗时天不怕地不怕的将军,为什么非要违抗指令?他带回来的两样东西,又怎样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 那时候中日还没建交,王震是以中国民间农业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去的日本。带的是三十多位农业、林业、牧业和农机方面的专家。 出发前毛主席还笑着对担心的人说:“他这个人没有怕的东西!”周总理那句特别的叮嘱,“不要买他们的东西”,是担心简单的商业行为可能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造成误会。 王震把这叮嘱记在心里,但到了日本,他的眼睛一直在寻找对中国农业有用的东西。代表团在两个月的访问里扎在农村,看技术、学经验。 一天,车开过乡下公路,王震突然叫停车,他被田里一台正干活的小机器吸引住了。他立刻下车走近看,透过翻译和主人聊天,才知道这叫手扶拖拉机。 王震特别感兴趣,反复问它能干什么、怎么用,还亲自坐上驾驶座体验。回到车上,他兴奋地告诉大家:“这手扶拖拉机,特别适合咱们南方的水田!” 翻译还补充说,这机器一天能耕十几亩地,比几头牛效率高多了。 王震看在眼里,心里已经想好:一定要买一台回去!几乎同时,另一件东西也让他上心。 日本多雨,农民披着轻便塑料薄膜雨衣干活。日本专家还介绍薄膜能种反季节菜、育苗育秧,显著提高产量。王震觉得这也是好东西。 代表团要回国了,王震提出想买一台手扶拖拉机样机和一些农用薄膜样品。同事提醒他:“总理行前特意交代过……” 王震当然没忘,但他说得干脆:“总理的话我记着,但这两样东西对我们太有用了!责任我来担。”于是,中国代表团回国行李里,多了一台日本手扶拖拉机和一些农用薄膜。 回来见到周总理,总理笑着“批评”他:“我就知道你王胡子管不住自己!才特意交代,结果你还是违令了。” 但看到实物、了解了用途后,总理转批评为称赞,直说“买回来的东西都很好嘛!” 之后总理还特意批准进口一批这样的手扶拖拉机,分给各省学习使用。 王震给中央写报告,详细建议推广手扶拖拉机和农用薄膜。毛主席也听了汇报,对日本民族善于学习新技术感慨不已。 咱们国家很快参考样机,造出自己的手扶拖拉机。它便宜、灵活、有劲,犁地、播种、收割、运输样样行,农民都爱叫它“多面手”。 六十年代,这种拖拉机从南方水田到北方旱地迅速普及,成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标志。农用薄膜技术也逐渐推广,为增产帮了大忙。 王震这次“违令”,看似没守纪律,实则是把国家利益摆在了第一位。他心里装的是中国农业的未来,想着的是百姓的生计。 作为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开创者,他的远见和担当,真的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领导者们,既有原则,又懂得灵活处理问题,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 信息来源: 人民网《王震违背了“禁令”》 七一网《历史 |王震“违令”购“日货”》
1957年,王震去日本考察,出发前,周总理特意交代:“去了日本,不要买他们的东西
玉尘飞啊
2025-09-16 12:38:36
0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