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9月15日发文说:“当外国公司带着巨额投资进入美国,制造极其复杂的产品、机器和其他各种“物品”时,我希望他们也能带来他们的专业人才,在一段时间内教导和培训我们的人,如何制造这些非常独特且复杂的产品。随着他们逐步退出我们的国家、回到他们自己的土地,这种知识和技能的转移至关重要。 特朗普的表态核心意思很直白:外国企业来美国投资建厂可以,但必须把核心技术教给美国人。等你们的外籍专家撤走之后,美国工人得能自己玩转那些“复杂的产品、机器和其他各种物品”。这话听起来像是合作共赢,但背后藏着强硬的条件。 他这番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就在前几天,美国执法部门刚对韩国现代汽车在佐治亚州的电池工厂搞了场突击检查,一口气拘留了475名工人。据说这是美国国土安全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单次场所执法行动。这些工人里大约有300名韩国公民,韩国政府甚至得计划接回这些人。行动结束后,特朗普紧接着就在Truth Social上强调外国公司必须“尊重美国移民法”,还要求它们“雇用并培训美国工人”。时机掐得这么准,明摆着是杀鸡给猴看。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挺精。他觉得外国公司不能光来美国开厂挣钱,还得把真本事留下来。他提出可以允许一些外国制造业专家进入美国,但核心任务不是生产,而是培训美国工人。这说白了就是“技术换市场”的策略:你想进美国市场赚钱,就得把关键技术传授给美国人,等他们学会了,你的外籍员工就可以走人了。 这套玩法已经成了特朗普对外资企业的明确要求。有报道提到,新规要求外资企业投资额需达到当地GDP的0.5%以上,外籍员工比例不得超过总人数的15%,还必须和美方签技术培训协议。现代汽车在阿拉巴马州的电动车工厂项目就卡住了,尽管承诺投资11亿美元,但因为核心电池技术仍由韩国工程师主导,审批一直悬而未决。日本松下在堪萨斯州的电池工厂也吃了瘪,虽然培训了2000名美国工人,就因为没有把固态电池研发中心迁到美国,直接被扔进了“重点观察名单”。 特朗普这么干,直接原因是美国就业数据太难看了。今年7月份的新增就业人数远低于预期,创了五年来的最低单月增幅。他急需向选民展示自己正在把工作岗位“抢回来”。外资企业就成了最现成的目标,既要把钱投进来,又得把技术和就业机会留在美国。但深层意图可能更远:通过这种半强制的手段,逼外国企业把研发中心和核心技术搬到美国,最终重塑产业链,让美国重掌主导权。 可外企们心里叫苦不迭。韩国和日本公司原本喜欢从本国带熟练工人去美国,知根知底还上手快。现在这条路被卡死了,只能带少数精英技术人员过去,任务还不是搞生产,而是当老师教美国工人。等美国工人学会了,这些外籍员工很可能就得打包回家。更让韩国憋屈的是,那300多名被逮捕的韩国工人,据说被用铁链和脚镣铐着押走,场面极其难堪,简直成了“奇耻大辱”。 长远来看,这招对美国或许短期有利,能缓解就业压力并蹭点技术。但外企也不傻,核心技术是它们的命根子,不可能轻易送人。如果美国逼得太狠,一些企业可能会缩减投资甚至直接撤走。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韩国对美直接投资环比下降了37%,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负增长。日本政府也直接警告企业“技术换市场模式不可持续”。 特朗普这套做法,表面上是开放合作,骨子里却是保护主义和技术管控的组合拳。他一边用移民政策当杠杆撬动产业升级,另一边又把技术标准当成贸易武器。全球产业链正在经历一场被迫的重构,而外资企业不得不在市场准入和技术保密之间艰难平衡。这场博弈没有赢家,但特朗普显然打算让美国先抢跑一圈。
特朗普9月15日发文说:“当外国公司带着巨额投资进入美国,制造极其复杂的产品、机
史鉴奇谈
2025-09-15 09:58:42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