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下水的055大驱B炮位被挡了起来,这似乎预示着这里安装了非同一般的武器,到底是什么武器能取代1130近防炮呢? 最近海军圈子里又热闹起来了,新一批055型驱逐舰下水的时候,大家的目光都盯在了B炮位上。那地方用帆布遮得严严实实,不像以往那样直接露出发射管或炮管的样子。这不由得让人想,这里面藏着什么新鲜玩意儿,能让传统1130近防炮的位置显得有点儿多余?1130作为海军的标配近程防御武器,已经服役多年,射速快到每分钟上万发,对付来袭导弹的效果不错。但现在威胁环境变了,无人机群和低慢小目标越来越多,单靠炮弹拦截总觉得有点儿吃力。 先说说055型驱逐舰本身吧。这家伙是海军主力,排水量上万吨,全长180多米,装备112个垂直发射单元,能打各种导弹,从防空到反舰一应俱全。首舰南昌号2019年服役,到现在已经批量生产了十几艘。B炮位在舰桥前方,传统配置是1130型近防炮系统,7管30毫米口径,旋转射击,拦截概率高,尤其对4倍音速以内的反舰导弹管用。为什么说它重要?因为舰艇在海上,末端防御就是最后一道屏障,1130能形成火力网,弹壳飞溅间就把威胁打下来。海军在演习中反复验证过它的可靠性,基本成了水面舰的标准装备。 但问题也摆在那儿。1130用的是实体弹药,一场饱和攻击下来,弹链很快就空了。补给又麻烦,尤其远海作战时。加上现在无人机便宜又多,蜂群战术流行,一艘舰面对几十上百个小目标,炮管转得再快也跟不上节奏。国际上,美国的密集阵CIWS也面临类似难题,他们已经在测试激光系统来补位。中国这边,研发方向也类似,早几年就有报道说万吨级驱逐舰未来可能集成激光武器。2018年就有专家提到,055型隐身好、多任务强,加装激光和电磁炮不是梦。现在看,新下水舰B炮位遮挡,八成就是在试装新东西。 说到激光武器,最近最热的莫过于LY-1系统。2025年9月3日胜利日阅兵上,它首次公开亮相,装在8轮车上演示,瞬间融化模拟目标。官方描述,这玩意儿功率大,估计150千瓦以上,主要对付无人机和导弹。原理简单,光束聚焦到目标上,加热表面到熔点,几秒钟就让电子设备失效或结构崩解。弹药?基本无限,只要有电就能射,舰上发电机一开,连续工作没压力。相比1130的机械旋转,激光安静、无后坐力,还能多目标切换,雷达锁定后束流扫过去,一锅端。 LY-1的出现不是空穴来风。中国在定向能武器上投了不少精力,早从陆基激光起步,逐步上舰。2024年就有报道说,海军两栖舰上装了激光装置,测试拦截无人机效果好。放到055上,B炮位空间合适,低矮设计不影响雷达视野。功率从舰体电力系统抽取,整合后能和现有相控阵雷达联动,提前预警再精确打击。国际对比,美国海军在阿利·伯克级上试的HELIOS激光,功率也百千瓦级,专治小艇和无人机。中国LY-1亮相后,外媒直呼这是海军激光领域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从概念到实战的跨越。 不过,激光取代1130?没那么简单。激光有局限,大雾雨雪天气下,束流散射,威力打折。对付高速反舰导弹,加热时间稍长,可能来不及完全摧毁,得靠它先干扰传感器,再让炮火补刀。所以,更可能是混合配置,激光管低威胁,1130留给高危目标。海军测试中,LY-1对无人机群效果拔群,但导弹拦截还需优化参数。短期内,近防炮不会下岗,它的发展空间大,像射速超2万发的升级版已经在路上,火控更准,口径优化,拦截范围广。 B炮位遮挡不只激光一种可能。海军武器更新快,未知新装备井喷式出现。电磁轨道炮或射频武器也传闻多,但电磁炮能量需求高,055电力虽强,也得权衡。射频系统能烧毁电子元件,类似激光但范围广,已有报道说055上装了综合射频装置,干扰来袭导弹制导。B炮位整合这些,能让防御网更密实。国际事件上,美国在红海用激光打胡塞无人机,中国南海巡航也强调多层防护,避免擦枪走火。整体看,这反映海军从数量到质量的跃升,应对复杂海域威胁。 为什么说LY-1有潜力取代部分角色?成本低,一发光束就行,不像1130弹药贵。维护简单,无需清理弹壳。实战中,舰队编队时,一艘055带激光,就能护住周边船只,节省资源。海军规划中,未来舰艇电力推进普及,激光功率还能上300千瓦,彻底变天。但现在阶段,它是补充,1130仍是骨干。专家分析,055改进型可能全舰激光化,但得几年迭代。 B炮位的新武器很可能就是LY-1或类似激光系统。它不完全取代1130,而是让防御更智能。海军这步棋,走得稳当,实战验证后,会成标配。总的来说,055的升级,体现了中国海军的实战导向,面对全球海军竞赛,不落后半步。
新下水的055大驱B炮位被挡了起来,这似乎预示着这里安装了非同一般的武器,到底是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9-14 22:37: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