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突然宣布! 9月14号,美国国务卿针对无人机闯入波兰领空这件事明确表态,他说这种情况实在太危险,绝对不能容忍。 美国这位新上任的国务卿鲁比奥,话说得挺重,“不可接受”、“危险”这些词都蹦出来了。可细品一下,里头藏着不少外交辞令那味儿——“尚不清楚是有意还是误入”。这模糊空间,留得可真够大的。 波兰这边可是如临大敌。他们声称多达19个“不明空中目标”闯了进来,军方紧急行动,甚至拉上了北约的防空系统,总算揍下来几架。波兰总理图斯克直接定性:这是“大规模挑衅”,甚至暗示波兰走到了二战以来最危险的战争边缘。 北约也忙活开了,应波兰要求启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进行紧急磋商。这事儿挺严肃,历史上北约启动这条款的次数,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俄罗斯的反应呢?一概否认!俄驻波兰临时代办安德烈·奥尔达什坚决表示,波方“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无人机来自俄罗斯。俄国防部也发布通报,明确说“未计划打击波兰境内目标”,还技术性地解释了一番,称其使用的无人机“最大飞行距离不超过700公里”。俄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安理会更是直言,无人机“可能来自乌克兰境内”。 这就变得很有意思了。一方咬定是蓄意侵犯,另一方坚决否认并给出技术解释,还愿意磋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相仿佛罗生门。 不过,有些细节值得琢磨。有报道称,部分被发现的俄制“非洲菊”无人机上发现了额外安装的油箱(油囊),这可能是为了增加航程。若属实,这似乎又为“有意为之”的猜测添了一把料。 波兰和北约的防空反应,效果咋样?英国BBC报道说,北约费老大劲,可能只击落了19架中的4架。更逗的是,据说北约战斗机发射了昂贵的AIM-120中距弹(一枚一两百万美元)去打廉价的“非洲菊”无人机(单价约一万美元)。这账算下来,真是亏到姥姥家了,军事效益有限,政治象征意义更大。 特朗普总统的表态,和欧洲盟友的调调不太一样。他轻描淡写地说这“可能是个失误”,还表示“对事态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感到不快,希望事件趋于平息”。这态度,估计让盼着美国老大强硬撑腰的波兰和一些北约欧洲国家心里有点凉。 别忘了,这事儿的大背景是俄乌冲突。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说得很直白,“此次无人机事件是乌克兰危机的外溢结果”。他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遵守“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三原则。这话在理,冲突持续得越久,意外和摩擦外溢的风险就越大。 回头再看看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那句“若证据显示无人机确系冲着波兰而来,那将是高度升级的举动”。现在关键就在于这“证据”二字。波兰和北约能否拿出确凿、令人信服的证据?俄罗斯又会如何进一步解释或反击? 这场罗生门,归根结底是信任彻底破产下的危机博弈。各方都在试探红线,解读意图,计算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真要出兵打?普京下令出兵,第一波上万俄军已经抵达波兰边境,后续还有大批兵力!俄军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