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养生观:秋燥伤人,“秋收”调和阴阳宜进补

新浪财经 2025-09-07 07:45:00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到了白露就算是真正入秋了,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

节气特点

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由于天气已凉,空气中的水气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故称为“白露”。

养生·观起居

白露后,早晚天气较凉,早睡早起,顺应秋季阳气收敛的特点,夜间睡觉避免受凉,呼吸道疾病多因受凉而复发。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要在晨雾中晨练,以避免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加重。

白露过后所谓“秋冻”要适度,不宜再穿着吊带短裤,避免受凉,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秋主收藏,情绪会慢慢的收敛,表现出不亢奋不郁结的特点。可培养良好习惯,逐步调节脾气、习性和个性,使情绪稳定,调理身心注重“气和”,减少忧虑暴怒。

养生·观饮食

白露时节,应多食用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莲子、蜂蜜等,不仅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还可润肺止咳,增强身体免疫力。

秋季是进补好时节,但切忌盲目大补。应注重饮食的均衡搭配,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豆制品等,以补充夏季因食欲不佳而流失的营养,同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养成多饮温水的习惯,保持体内水分充足,促进新陈代谢。

养生·观穴位

1.足三里

属于强壮保健要穴。用大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约1-2分钟。

2.关元穴

临床常用的保健灸常用穴。用大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约1-2分钟。

养生·治未病

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应及时添衣加被,避免受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熬夜,以免耗损阴液,加重秋燥症状。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