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通信员急匆匆跑进东北军区后勤司令部,问卫兵:“张明远副司令的办公室在哪里?”卫兵伸手一指,通信员看清门牌上的名字,将信件放在办公桌上。一会儿,张明远进门,却招呼:“又把信给送错了。” 上世纪50年代初,志愿军刚刚入朝作战,东北军区后勤部正式改编为东北军区后勤司令部,负责将源源不断的物资运往前线。一天,志司的1位通信员急匆匆从前线赶回,有一封信件要送给后勤司令部的张明远副司令。 来到后勤司令部驻地,通信员询问了门口卫兵,卫兵伸手指了张副司令办公室的位置。通信员抬头仔细看着门牌,很快找到了“张明远”三字,将信件放进了办公室桌上,便急匆匆返回前线去了。一会儿,张明远返回办公室,看到了桌上的信件,却没有直接拆开,先看了看署名。 一看,他就叫来警卫员,嘱咐:“这封信又送错了,把这封信给张明远副司令送去。我看这个问题要重视啊,我叫张明远(政委),副司令员也叫张明远,门牌上必须额外标注职务,不然谁能分得清啊?” 原来,后勤司令部的政委、副司令均叫张明远,名字一字不差,都是老革命。先说张明远政委,他是河北人,土地革命时期长期在白区工作,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地方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了东北局组织部副部长、秘书长等职务,如今又肩挑重任,担任了东北军区后勤司令部政委的职位。 而张明远副司令同样功勋赫赫,他是甘肃人,早年参加过宁都起义。几十年,他一直奋战在作战一线,指挥部队负责后勤运输任务。如今志愿军入朝参战,他被组织任命为东北军区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后来还被任命为志愿军后勤部部长,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负责前线物资调拨的实际工作。 最终,门牌上加上了职务,才避免了工作上失误,后勤组织班子迅速运作起来。
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通信员急匆匆跑进东北军区后勤司令部,问卫兵:“张明远副司令
历史解码局
2025-09-06 14:10:53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