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被英国国王挂在卧室的画像上是一个中国人,他是谁? 在伦敦温莎城堡的展厅深处,挂着一幅与真人等高的肖像画,画中的中国青年身着湖蓝色锦缎长袍,胸前隐约可见飞龙纹样,左手托着大型基督受难十字架,右手轻点,仿佛正与人交谈,他的面庞白皙,神情沉静,带着东方学者特有的温润气质。 说起来这人叫郑玛诺,是明末清初时候的天主教徒。十七岁那年,他跟着耶稣会的传教士从澳门出发,一路辗转到了罗马。在欧洲的十几年里,他苦学拉丁文、哲学和神学,后来还成了天主教的神父。这幅画大概率是他在欧洲期间请画家创作的,至于怎么传到英国王室手里,有一种说法是当时英国与罗马教廷有文化交流,这幅兼具东方韵味和西方宗教元素的画像被当作珍品赠予了英国国王。 有意思的是,这么一位早期跨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在国内知道他的人却不多。我们聊起明末清初的中西交流,总先想到利玛窦、汤若望这些西方传教士,觉得是他们把西方文化带到中国。可像郑玛诺这样主动走出国门,在欧洲传播中国文化、搭建沟通桥梁的人,却很少被提及。这其实反映出过去历史叙述里的一个偏向 —— 往往更关注 “进来” 的文化,而忽略了 “走出去” 的个体。 再者,从画像本身也能看出当时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湖蓝色锦缎长袍和飞龙纹样是典型的中国元素,基督受难十字架又是西方宗教的核心符号,两种元素出现在同一人身上,既不突兀又很有代表性。但可惜的是,关于郑玛诺在欧洲的具体活动记录少得可怜,我们没法知道他到底和多少西方学者探讨过中国的儒家思想,也不清楚他怎么向欧洲人描述自己的祖国。这种记录的缺失,让这段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史变得模糊不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一位从香港移民到英国的网友表示,他原本以为移民英国后自己的花销会增加,毕竟在香港
【4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