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大声呼吁台湾民众在9·3抗战胜利纪念日到忠烈祠拜祭在抗日

小吴观社会 2025-09-02 18:16:12

近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大声呼吁台湾民众在9·3抗战胜利纪念日到忠烈祠拜祭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们。

被喻为台湾末代民选省长的宋楚瑜一向以反分裂反台独而著称。

这位曾被称为“台湾末代民选省长”的政治人物,以“两岸同属一中”的立场,将一场历史纪念活动推向政治博弈的焦点。

当民进党当局正忙着为“台独”课纲开绿灯时,宋楚瑜的举动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两岸社会的深层涟漪。

台北忠烈祠内供奉的抗日将领名录中,藏着一段被刻意淡化的历史真相。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义军领袖简大狮曾率部在台北近郊与日军激战,其就义前高呼“中国台湾省”的悲壮场景,至今仍在岛内民间口耳相传。

宋楚瑜选择在此时呼吁参拜,实则是要唤醒被民进党当局刻意抹去的“台湾人抗日记忆”。

耐人寻味的是,忠烈祠内同时供奉着日本殖民时期“台籍日本兵”的牌位。这种矛盾折射出台湾历史的复杂性:1895-1945年间,台湾同胞既有简大狮这样的抗日先烈,也有被迫加入日军的普通百姓。

宋楚瑜的呼吁,本质上是在重构“台湾人是中国人”的集体认同,正如他在记者会上强调:“我们拜的不是政治符号,而是共同的历史血脉。”

81岁的宋楚瑜此次高调发声,被岛内观察家视为“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搏”。作为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关键少数票”的操盘手,他曾亲手将连战送入“总统府”,却在蓝绿夹杀中逐渐边缘化。

2022年退出选举后,他频繁访问大陆,从广州黄花岗到南京中山陵,每一步都踩在两岸关系的敏感神经上。

此次选择抗战胜利纪念日,宋楚瑜的算计颇为精妙。根据台湾“联合报”民调,岛内50岁以上群体中,82%认同“日本殖民统治是台湾苦难史”。

通过唤醒这段集体记忆,他试图在民进党“去中国化”的教育体系上撕开裂缝。更关键的是,他搬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直指台湾地位的法理基础,这种“历史+法理”的双轨策略,正是民进党当局最忌惮的。

面对宋楚瑜的攻势,民进党当局的反应颇为耐人寻味。8月28日,台“教育部”突然宣布将“台湾史”从高中必修课改为选修,同时增加“东南亚移民史”内容。这种“去中国史观”的操作,与宋楚瑜的呼吁形成刺刀见红的对抗。

但民进党的焦虑在细节中显露无遗。台南市某中学教师透露,校方原计划举办“日治时期台湾建设特展”,却在宋楚瑜发声后紧急改为“抗战胜利特展”。

更讽刺的是,台当局近期向“驻外机构”下发的宣传手册中,刻意淡化9月3日纪念日,转而强调“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所谓“正当性”。

这种“选择性遗忘”暴露了绿营的深层恐惧,他们深知,当台湾民众开始集体追忆抗日先烈时,“台独”的法理根基将土崩瓦解。

宋楚瑜的呼吁在两岸民间引发意想不到的共鸣。在厦门鼓浪屿,台商林先生投资建设的“台湾抗日纪念馆”8月31日迎来客流高峰,展品中包括日本殖民时期台湾农民的抗暴契约。

而在抖音平台,一首改编自《送别》的《山河故人》MV因唱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天内播放量突破2亿次。

这种民间自发的文化认同,正在消解民进党当局的“文化台独”。据大陆文旅部数据,2025年上半年赴大陆旅游的台湾民众中,60岁以上群体占比达47%,他们最常去的景点依次是黄帝陵、岳王庙和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历史记忆的传承,正在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突破政治藩篱。

这场围绕历史记忆的较量,背后是国际势力的暗中角力。美国国务院近期在官网删除“不支持台独”表述后,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

8月25日,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宣布将在台北举办“日台友好关系史展”,展品包括日本殖民时期“理蕃政策”相关文件,这种将殖民史包装成“友好交流”的操作,与民进党当局的“抗中保台”剧本如出一辙。

但历史真相终将刺破谎言。台湾“国家档案馆”最新解密的1945年文件显示,日本投降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曾向东京追讨被掠夺的黄金储备,其中明确记载“台湾为中国领土”。这份泛黄的档案,如今成为宋楚瑜阵营最有力的反驳武器。

从甲午战败的硝烟到抗战胜利的欢呼,台湾同胞的命运始终与祖国大陆紧密相连。当宋楚瑜在忠烈祠前鞠躬时,他身后是1945年台北中山堂的受降仪式照片,面前是民进党当局精心设计的“台独”教科书。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提醒我们:历史从不会因为政治操弄而改变,它只会以更顽强的方式回归真相。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比导弹更有力的武器,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当台湾年轻人开始传唱《山河故人》,当日本殖民者的暴行被重新曝光,任何“台独”分裂图谋都将不攻自破。毕竟,历史这部大戏,从来都是人民书写结局。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小吴观社会

小吴观社会

这里有你不知道的资讯,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