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已经于8月31日出现了历史性大事件!   亚美尼亚与巴基斯坦双方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9-02 11:40:15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已经于8月31日出现了历史性大事件!   亚美尼亚与巴基斯坦双方外长在天津签署了文件,发布《联合公报》,建立外交关系。双方今后将在联合国宪章的框架内,在经济、教育、文化、旅游等尽可能的范围内加强合作。   要知道,在这之前,巴基斯坦和亚美尼亚的关系一直拧着劲儿。因为纳卡那片儿的争端,巴基斯坦成了联合国所有会员国里,唯一一个不承认亚美尼亚是主权国家的。这种“互不认账”的局面,一僵持就是34年。   说到底,巴基斯坦这么做,跟它和阿塞拜疆的铁关系分不开——两国在军事、外交上几乎绑在一块儿,而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了纳卡,这些年就没断过摩擦。   巴基斯坦为了给阿塞拜疆撑场子,才一直对亚美尼亚保持着“不承认、不接触”的态度,算是把盟友的立场挺到底了。   但这次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偏偏成了两国关系“破冰”的关键契机。亚美尼亚早在2016年就成了上合的对话伙伴,之前还递了申请想当正式成员;巴基斯坦本身就是上合的老成员,两国都在这个平台里,见面、谈事本来就顺理成章。   峰会期间,巴基斯坦外长伊沙克·达尔和亚美尼亚外长米尔佐扬专门坐下来聊了聊,谈完没多会儿,俩人当场就签了文件,把“建交”这事儿拍了板。   之后亚美尼亚外交部也松了口,说两边对这次建交都挺满意,已经开始琢磨接下来在哪些领域能搭上线、合作一把。   巴基斯坦为啥偏偏选在这时候跟亚美尼亚建交?其实原因掰扯开也清楚。   其一,纳卡问题的解决,其实给两国建交铺了路。今年八月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美国签了和平协议,纳卡那堆麻烦事总算有了点眉目。   这时候巴基斯坦再没必要为了帮阿塞拜疆,硬扛着不跟亚美尼亚来往——继续回避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地区形势,主动调整外交态度,其实是最务实的选择。   其二,中国在这中间也帮了不少忙,算是个“推手”。中国这些年一直推着“一带一路”走,讲究的是大家一起赚钱、互相帮衬,从不来“非友即敌”那套老路子。而且中国跟巴基斯坦、亚美尼亚的关系都不错,没偏没向。   对巴基斯坦来说,中国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帮它修了不少基础设施,还缓解了缺电的难题,甚至让它面对印度的军事压力时,腰杆都硬了点;对亚美尼亚而言,中国企业帮它修了北南公路,还建了光伏电站,把交通、能源这俩老大难问题解决了不少。中国这种不偏帮、讲公正的态度,让巴基斯坦和亚美尼亚都觉得靠谱。   两国建交后,正好能借着中国的平台互补——巴基斯坦有农业技术、纺织产业,亚美尼亚有矿产资源,经济上本来就能互相搭茬。   就算以后真闹点小矛盾,中国还能当个中立的“调和者”,不至于像以前那样,两国连个沟通的渠道都没有,一有问题就僵住。   从整个南高加索地区的局势来看,巴基斯坦和亚美尼亚建交,也让这块儿的情况变得更有意思了。亚美尼亚之前跟阿塞拜疆闹矛盾,好几次都落了下风,一直想多找几个能搭伙的伙伴;而巴基斯坦是有核国家,还是上合的重要成员,对亚美尼亚来说,能跟这样的国家建交,无疑是多了个助力。   两国这一建交,等于把之前的尴尬局面解开了,以后有事能直接通过外交渠道聊,不用再绕弯子,这对减少误会、降低冲突风险,绝对是件好事。   另外,上合组织这些年在地区外交里的分量越来越重,也是两国愿意在这平台上建交的重要原因。   上合组织可不是光开会不干事,过去几年出了不少实打实的成果——就说2023年,中国就是借着上合的平台,把之前闹得不可开交的伊朗和沙特拉到一起握手言和,当时这事在全世界都炸了锅。   这次巴基斯坦和亚美尼亚建交,算是上合平台外交能力的又一次体现。对比那些西方主导的组织,动不动就内部吵架、互相拆台,上合组织反而能实实在在推动国家间的合作与和解,这一点谁都没法否认。   巴基斯坦和亚美尼亚建交,其实就是上合组织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一个缩影,也给南高加索地区的和平稳定,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往后两国要是能在经济、教育、文化、旅游这些领域好好琢磨合作的事,肯定能互相沾光、实现共赢,同时也能给上合组织的发展再添把力,让这个平台能帮更多国家解决问题、找到合作的机会。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