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知青杨俊在云南傣乡被马蜂蜇伤眼睛,傣族大嫂用奶汁给他疗伤。哪料,大嫂却此被丈夫抛弃。杨俊娶了大嫂,带她回城。岳母流泪塞给她300元:“想家了就回来。” 杨俊是成都人,1971年20岁时下乡到云南傣族村寨插队。那时候知青生活挺苦的,他从城里过来,适应了好一阵子。村里环境热带风情,竹楼林立,稻田环绕,杨俊学着当地人干农活,渐渐融进去。刚到就碰上泼水节,村民们泼水庆祝,他也跟着玩,觉得像在家一样温暖。从那以后,杨俊就在村里扎根,帮着种地,砍柴,过日子。 明玉是村里的傣族妇女,比杨俊大3岁,已经结婚生子。她为人热心,帮人帮到底,杨俊叫她大嫂。明玉每天忙家务,织布洗衣,还偶尔给村里人递水递饭。杨俊初来时,她递过米酒,杨俊接了道谢,两人就这样认识。几年下来,杨俊常去她家借东西,明玉总帮忙,杨俊也帮她家干点活,关系熟络起来。 杨俊在村里住了几年,学了不少傣族习俗。泼水节让他印象深,那天村道上水花四溅,大家笑闹,杨俊从陌生到参与,觉得这里像第二个家。明玉家就在村边,杨俊有时路过,她会喊他喝水。杨俊适应了傣乡节奏,早起下田,下午歇息,生活简单却充实。 1974年7月,杨俊在田里干活时不小心碰了蜂巢,马蜂群飞出蛰了他多处,尤其是眼睛肿胀严重。村民说用乳汁敷能缓解,明玉刚生孩子没断奶,杨俊去她家要了碗乳汁。她帮着涂抹,杨俊带剩的回去继续用。几天后伤好,杨俊去还碗,发现她家空了,问邻居才知她被丈夫打骂抛弃。 明玉丈夫听村里传言,说她给外人乳汁不检点,回家就发火,打了她一顿,两人分开。她带着孩子回娘家,杨俊听后常去帮忙,挑水劈柴,减轻负担。来往中,杨俊和明玉关系近了。1979年,杨俊返城,决定娶明玉带她和孩子去成都。她同意了,出发时明玉母亲给了300元,说想家就回。 这个事起因是杨俊被蛰伤,明玉帮忙却遭丈夫抛弃。丈夫偏听偏信,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杨俊觉得对不起她,常去娘家帮活。两人慢慢有感情,杨俊返城时带上她俩。明玉母亲担心女儿远行,给钱做后路。 回成都后,明玉靠傣族小吃手艺开店,生意渐渐好起来。她做酸笋鱼,米线,杨俊帮着打理,一家三口日子稳当。明玉母亲起初对杨俊有怨言,想起女儿从前受的苦,但见杨俊踏实,慢慢认可。 店里顾客多,明玉的手艺受欢迎,杨俊上班之余帮忙,孩子也大了。一家在城里立足,生活幸福。明玉母亲后来明白,杨俊是可靠的人。 这个故事听来像传奇,却是真的,杨俊和明玉从恩情到婚姻,跨越了民族和地域。傣乡的习俗,马蜂的意外,丈夫的抛弃,都推着命运转弯。你觉得这样的感情靠谱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1974年,知青杨俊在云南傣乡被马蜂蜇伤眼睛,傣族大嫂用奶汁给他疗伤。哪料,大嫂
历史趣闻社
2025-09-01 13:49: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