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立陶宛来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中巴68年的友好关系就这样被毁了。 巴拉圭这波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总统培尼亚突然在公开场合邀请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来访,说要热闹庆祝长达68年的“邦谊”,这招一出全球都惊了,这是铁了心要惹毛中国? 首先得纠正一个说法,咱们常说的 "中巴友好" 指的是中国和巴基斯坦,而这个巴拉圭,到现在都没跟咱们中国大陆建交。他们所谓的 68 年 "邦谊",是和台湾地区的关系,这可不是什么正经的外交关系,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承认这套。 现在全球就剩下 13 个小国还跟台湾保持这种所谓的 "邦交",巴拉圭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也是台湾在南美洲最后的一个 "据点"。 那巴拉圭为什么要这么干呢?说白了还是为了钱。这个国家经济状况不太好,主要靠种大豆和养牛过日子,工业基础薄弱,是拉美比较落后的国家之一。 以前他们总指望台湾给点援助,比如 2018 年蔡英文去参加他们总统就职典礼,就承诺花 2300 万美元帮他们盖房子,2022 年他们前总统还呼吁台湾投资 10 亿美元。但这些钱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其实是杯水车薪。 咱们来算笔明白账,2021 年台湾和巴拉圭的贸易额最高也就 1.96 亿美元,还不到巴拉圭全年贸易总额的 1%。而同年咱们中国大陆和巴拉圭虽然没建交,贸易额就达到了 19.79 亿美元,是台湾的十倍还多。 再看看他们的邻国巴西,光 2022 年对中国出口大豆就赚了 373 亿美元,这对比太明显了。巴拉圭的农民们心里都有数,他们的大豆和牛肉要是能直接卖到中国,日子肯定能好过多了。 那他们总统培尼亚为什么还要邀请赖清德呢?这里面有政治原因。培尼亚是右翼红党的人,这个党派长期和台湾保持关系,其实就是为了维护他们小圈子的利益。 有意思的是,培尼亚在竞选的时候也考虑过要和中国建交,后来为了党内利益才改口的。而当时的反对党候选人阿莱格雷就明确说,如果他当选,就要和台湾 "断交",跟中国建交,因为和台湾保持关系让巴拉圭损失太大了。 现在巴拉圭国内其实怨声载道。去年严重的干旱毁了不少庄稼,俄乌冲突又影响了他们对俄罗斯的牛肉出口,农民们都急坏了,纷纷要求政府赶紧和中国建交,打开咱们的市场。 连他们的财政部长都公开说,中国在拉美的投资越来越多,已经在取代美欧,巴拉圭愿意和中国投资者对话。这说明他们自己心里都清楚,跟中国合作才有出路。 再看看国际形势,现在世界上 180 多个国家都和中国建交,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特别是最近这些年,巴拿马、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这些拉美国家都先后和中国建交,和台湾 "断交" 了。 2024 年中拉贸易额已经达到 5184 亿美元,十年翻了一番,中国连续多年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些国家都从和中国的合作中尝到了甜头,巴拉圭看着邻居们一个个发展起来,心里能不急吗? 可能有人会问,他们就不怕中国不高兴吗?当然怕,但他们可能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能从台湾那里捞点好处。但他们可别忘了立陶宛的教训。 2021 年立陶宛允许台湾设立所谓 "代表处",咱们立刻就召回了大使,还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让他们损失惨重。现在立陶宛后悔都来不及,巴拉圭要是非要走这条路,下场只会更惨。 赖清德这次去巴拉圭,表面上是参加就职典礼,实际上是想搞政治操弄,给自己脸上贴金。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台湾当局用金钱买来的虚假 "外交"。赖清德去的时候,当地华侨华人都出来抗议,根本不欢迎他。而且台湾给巴拉圭的那些所谓援助,很多都打了水漂,比如他们花了不少钱援建的 "台湾巴拉圭科技大学",到现在连校舍都没建好,简直就是个空壳子。 说到底,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大势所趋。巴拉圭现在抱着台湾这个 "小大腿",错失的是和中国这个 "大市场" 合作的机会。 他们每年通过乌拉圭转口向中国出口 goods,中间被赚走了多少差价,农民们心里都有数。如果能直接和中国建交,他们的大豆、牛肉能直接进入中国市场,那收入肯定能翻好几倍。 咱们中国一直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和世界各国发展关系的前提。巴拉圭要是执迷不悟,非要跟着台湾当局搞事情,那最后损害的肯定是他们自己的利益。现在拉美国家都在积极和中国合作,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巴拉圭再这么折腾下去,只会被越甩越远。 希望巴拉圭能看清形势,别做第二个立陶宛。跟着台湾当局走,只会走进死胡同;而和中国建交,才能迎来真正的发展机遇。这道选择题不难做,就看他们有没有这个眼光和勇气了。毕竟,朋友多了路好走,抱着错误的伙伴不放,最后只会耽误自己的发展。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个道理什么时候都不会变。
补贴停了,捷克留学生连夜打包行李9月起,捷克学生在中国不再领一分钱,学伴也取消
【257评论】【1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