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连续试了三家头部公司的智驾,分别是华为、地平线、元戎。
现阶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普通用户体感来看三家差别比较细微,其表现都在优秀的档次,至少在试驾上三家智驾的体验都是加分项。但是其实从技术逻辑上、驾驶风格上,三家差异很明显。
华为ADS4采用WEWA架构,训练数据主要来自仿真数据。认为VLA加入了语言模型,对空间理解推理的能力不行,不太认可未来VLA的路线。(华为芯片算力受限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地平线完全是后期之秀,HSD最新版进步非常快,苏箐坐镇研发,我在上海的试驾体验堪比特斯拉FSD,不少同行也持同样观点。地平线走的是一段式端到端路线,目前训练方式主要是400辆自由车队的数据,VLA路线正在考虑中,不一定会做。
元戎是VLA的坚定支持者,试驾了他们的IO2.0版本,在防御性驾驶上表现优秀。他们的训练数据来源主要是主机厂数据+自有车队,跟地平线类似。比较惊艳的一点是,他们的车机显示界面做得非常惊艳,连警察这样的特种人员也能渲染出来,在思维链呈现上也短小精悍。
有人说智驾行业已经趋同,我倒认为,由于这些公司资源和禀赋天然地不同,智驾体验趋同,但背后的技术逻辑其实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