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文件被6次转发基层如何减负##以文件落实文件就是懒政#】现实中一稿多投、重复发稿并不鲜见,相同的机关文件竟会重复下发和转发,却不能不让人匪夷所思。
据《海南日报》8月21日消息,日前,海南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省纪委办公厅,对3起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海口市辖区发文统筹不到位、流程不够优化,区级单位重复下发或转发文件到镇(街道)。
该市龙华区某镇2025年一季度通过电子公文系统重复收文数量占全部收文数量的五分之一。有的是同一单位多次重复发文,如龙华区政府办公室3次转发同一简报;有的是不同单位多头重复发文,如龙华区政府办公室、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龙华分局先后共6次转发同一通报,龙华区委办公室、区河湖湾管理服务中心、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龙华分局分别下发同一函件。
“愿冲锋、愿陷阵,不愿没完没了唱空文。”流传在基层的这则顺口溜,折射出基层干部群众对文件管理中仍存的形式主义痛心疾首。问题没得到解决,工作没取得实效,发再多的文,都是无用功。基层干部累得够呛,还给广大群众留下不办实事的坏印象。
机关下发文电通知指导工作无可厚非,基层也应认真落实。在现实中,不同程度存在不加统筹、过多过滥下发和转发文件的情况,甚至是同一单位多次重复发文、不同单位多头重复发文,让接收文件的基层干部眼花瞭乱,开展工作没有头绪,打乱正常工作节奏,平添不必要的工作量,也严重损害上级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为什么会出现多头重复下发或转发文件到基层这样的咄咄怪事?究其原因,这里既有相关部门发文统筹不到位、流程不够优化的问题,也有把下文当作落实的理念使然。这种行文不加分析研判、一转了之的懒政、怠政行为,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面临任务重、责任大与权力小、人手少等结构性矛盾。基层干部尤其希望上级机关真正将“千条线”拧成“一股绳”,有效打通治理神经末梢。
绝不能让为基层减压减负成为一句空话。近日,中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强调严控文件数量,着力提高文件质量,不发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的文件。
实践中,党政综合部门对同级单位发文肩负着“总开关”的统揽责任,应切实加强发文统筹。各部门和机关内部也要防止以“红头”变“白头”、正式改便笺等方式,规避发文数量管理。
文件质量直接决定落实成效。制发文件须加强政策性、合法合规性审查,不得简单照搬照抄上位文件,切实提升文件质量。坚持把发文情况作为基层讲评上级机关的一项重要内容,倒逼上级机关强化统筹、做好减法。
多头重复发文,说到底还是因为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这就需要改变单纯“以文电推动工作”的习惯和依赖,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出主意、想办法,合力推动工作落实。
发文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可本末倒置。说破千言万语,不如干成实事一桩。检验文件是不是形式主义的下发、转发、滥发,就看是否真正有助于任务分解、责任落实、终端见效。
把文件转发变为更精准的工作指导,才能真正实现提升工作质量、推动事业发展、服务广大群众的目的。这既是文件制定者的初衷,也是下发转发文件的价值回归。(安徽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