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掀桌失败,莫迪通告全球,印度不跪,11国已加入反美战斗 特朗普的算盘很简单

半暖半夏微光 2025-08-19 17:16:08

特朗普掀桌失败,莫迪通告全球,印度不跪,11国已加入反美战斗 特朗普的算盘很简单:用关税敲打印度,逼莫迪低头。结果呢?不是印度退,而是莫迪在红堡城墙上当着全世界的面,直接回敬了一记狠话:“谁想动印度农民的奶酪,谁就别想合作。” 这不是喊口号,而是明牌对抗。特朗普掀桌子的同时,印度政府悄然掀掉了36亿美元的美制军购计划,取消防长访美,暂停采购P-8I反潜机和“标枪”导弹。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告诉华盛顿:你的军火不是非买不可,谈判不是单方面勒索。 这场对抗的核心,不是关税本身,而是莫迪在国内外同时下注的博弈策略。 印度的两条红线,美国踩了 特朗普对印度开出的是一份带有“讹诈”意味的清单——降低美货关税,开放农产品市场,减少对俄合作。按照美国的逻辑,印度必须在“俄罗斯油气”和“美国农货”之间二选一。 问题在于,农业在印度不是普通行业,是政权的根基。四成以上人口直接吃这碗饭,2019年莫迪推农业改革,结果被数百万农民围到首都,最后灰头土脸地撤法案。这笔账莫迪不会忘。 现在特朗普让印度大开市场,直接等于让数亿农民被美国产品碾压,莫迪不答应是本能反应。他不是为了面子在对抗,而是为了政治命脉在自保。 这就是为什么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会直白地说出:“农产品和奶制品是不可碰的红线。”这话不是给市场听的,是提前打预防针:美国别指望靠高关税逼我们就范。 军购暂停:不是断供,是断臂 莫迪的回击,选的是美国军工最痛的地方——订单。 印度每年军购开销全球第二,而美国正靠军火填债务黑洞。这36亿美元的采购计划,一半以上是用于海空力量的补强,眼下说停就停,连句解释都没多给,这种“冷处理”比直接撕破脸更有杀伤力。 虽然印度国防部后来澄清,说“暂停军购是子虚乌有”,但圈内人都知道,这种表态只是留面子,实际动作已经表明态度。暂停不等于取消,但比取消更让美国难受,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松手、什么时候彻底抽身。 金砖集团联手反击,美式关税战遭遇集体围堵 就在特朗普打压印度的同时,金砖国家在巴西发了一份很难看但很精准的联合声明:反对一切“单边贸易措施”,警告关税战破坏全球贸易规则。 声明没点名,但美国和特朗普本人全中招。特朗普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开骂,说“谁和金砖沆瀣一气,就等着额外10%的关税”。这是典型的玻璃心炸裂,说明这份声明确实打到了痛点。 这场表态不是莫迪一个人在战斗。金砖11国发声,实质上是给了印度一个支撑,也是在告诉特朗普:你想一国一敲,结果碰上的可能是一整排。 卢拉当场撕了特朗普的说法,称美国本来就是在对巴西赚顺差,别把报复包装成“公平”。这不是嘴仗,而是直接挑战“美式贸易话语权”的核心逻辑。 印度并不真想和美国撕破脸,但也不会低头 外界容易误读,认为印度是要“倒向中俄”,或者借金砖搞“反美联盟”。但莫迪的算盘从来不是情绪性的。 印度讲的是“战略自主”,不愿被任何一方牵着走。特朗普上台以来,频繁在印美之间用关税、军售、制裁等手段施压,莫迪则一次又一次以“你强我更硬”的方式应对。不是为反对而反对,而是要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边界。 金砖、上合这些平台,对印度来说,是手里的备胎,更是谈判桌上的筹码。当美国说“只有我能给你安全和市场”时,莫迪会亮出另一张牌:我不只你一个朋友。 这不是脱钩,而是提价。 多极化格局下,特朗普旧剧本失效 特朗普那套“极限施压+关税讹诈+军售绑定”的剧本,在2018年也许还能奏效。可2025年的世界已经变了。 俄罗斯能源是印度生命线,中国制造是印度产业链绕不开的节点,金砖国家是印度扩大话语权的平台。特朗普想把这三样都从印度手里抢走,再塞给美货、美元和防长访问,注定失败。 莫迪的“墙一样站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现实背景下的理性选择。他知道这场硬仗不能全胜,但最起码不能输得太快、太惨。 这不是终局,但足以让特朗普明白:桌子不是你想掀就掀,其他国家也不是随喊随来。 参考资料: 《莫迪誓言捍卫农民利益,拒绝向美方让步》新华社 《印度暂停36亿美元军购计划,回应美方高关税》环球时报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半暖半夏微光

半暖半夏微光

半暖半夏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