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去开会,萧克对他说:“配枪不错。”高志远把手枪交给萧克,谁知萧克却下令:“抓起来,杀了!” 高志远出生在河北滦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接受传统教育,接触到民族英雄的故事,逐渐萌生抗日想法。九一八事变后,他听闻东北义勇军的经历,决心组建武装力量。1933年长城抗战时,他卖掉家产,募集枪支,组织200多名壮士成立抗日义勇军,在滦河两岸巡逻,阻击日伪势力。1934年,日伪扶持刘佐周担任保安队总队长,高志远联合其他人拒绝刘的渗透,将其派驻人员抓捕退回,公开对抗卖国行为。 1935年2月,高志远在马城发动起义,反对刘佐周。他组织民团设伏,袭击刘部骑兵队,刘叔父率300多人进剿,被击溃。刘佐周亲率1000多人追击,高志远指挥部队在倴城东牛东庄石桥迎战,双方激战数小时,高部因装备差败退。这次古城之战后,高志远转入秘密活动。同年8月,他获悉刘佐周将迎接日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便化装潜入滦县火车站,在刘上车时开枪射击,刘中弹身亡,同时伤数名日军官员。高志远腿部受伤,用手榴弹掩护撤离,此事在华北引起震动,报刊广泛报道,他成为抗日英雄。 1938年5月,高志远组建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自任总司令。7月,他发起冀东暴动,率队攻打乐亭县,与其他抗日队伍汇合,成立冀东抗日联军,下设6个总队。高志远指挥部队攻占多座县城,扩大根据地。秋季,日军围剿,高部西撤平西,整编为冀热察挺进军十二支队,他率2000多名冀东子弟兵继续作战。到1938年底,挺进军包括高志远支队、邓华支队和宋时轮支队,总兵力8000多人,枪支7000多支。 1939年2月,萧克出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3月,北平地下党情报显示吴佩孚受日军胁迫,高志远考虑其在滦河一带的威望,派心腹携带盖有抗联关防的密信,伪装成药材商进城争取合作。信使出斋堂川时被保卫处截获,陈飞带队搜出信件。4月,军政委员会五人表决:邓华和宋时轮反对处决,建议送延安学习;萧克、马辉之和陈飞支持严办。邓华提到高志远三年前捐两千银元,装三辆驴车运往前线。萧克坚持证据确凿,投票三比二通过。 4月末,高志远参加军政委员会会议。萧克说配枪不错,高志远递上手枪,萧克下令抓起来杀了。指控是与吴佩孚勾结企图投敌叛国。审判时,杨春甫宣读判决,陈飞指证。老兵中有人高喊把我们全打死。高志远被处决前喊多杀几个日寇。枪决基于当时掌握的证据和国民党法律以汉奸罪论处。这一决定在部队中引起震动,冀东抗联部队根基崩裂。 处决后,冀东籍战士不满,许多人夜间离开,斋堂川营房空出两成。部队士气低落,部分战士携带武器东行,返回滦河一带游击。挺进军内部矛盾加剧,邓华与萧克分歧明显,指挥受阻。宋时轮五天后前往五台山晋察冀司令部,聂荣臻安排他去延安,提供苏联军事著作。挺进军失去宋部和冀东向导,在雾灵山作战中损失400多名指战员,1940年反扫荡失败。 高志远事件影响持久,冀热察区抗日力量重组,部分抗联老兵分散打击日伪据点。萧克继续领导剩余部队,到1940年部队番号调整,平北根据地发展受限。冀东抗联从数万人减到零头,内部信任问题暴露抗战复杂性。2008年,滦南县民政局追认高志远为革命烈士,多余屯村建纪念馆,展出他用过的厨师刀和旧照片,村民讲述刺杀汉奸往事。
日军为何要侵略南洋?正是因为中国坚持抗战,让日本无路可走了!你猜怎么着?194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