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跳水,物业费开启腰斩模式!
天下苦高物业费久矣,现今终于迎来一场席卷全国的“物业费大跳水”,降幅之猛、覆盖之广,前所未有。
全国的物业费到底有多高?
拿数据来说,中指研究院对五个星级物业水平进行过研究,2023年6月其调研的全国20城物业费水平,20城物业费均价为2.52元/平方米/月。
按照四星级物业费水平为2.75元,五星级为3.93元,20个样本中有近46%以四星为主。从城市角度看,上海、深圳、南京、武汉、天津、重庆、成都、宁波、昆明九个城市的四、五星级样本占比均超过60%,领先于其他城市。
物业费这东西跟业主购买的其他服务还不一样,一栋住宅建好后,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可以向业主收取物业费,物业公司靠着这一独门生意“躺赚”。
尤其是在楼市增量年代,小区大量增加、房价持续上涨,物业费也开始飙升,业主几乎没有拒绝能力,大多数属于被动接受,再高也得担着,压根不给你议价机会,碰到“黑”物业公司更烦心。
而且有的小区不在北上广,物业费却比北上广更贵,收入低、收费却高,业主的心态可想而知。
但现在风向变了,最直观的信号就是“物业费大跳水”。
去年,重庆、银川、青岛和武汉4座城市的100多个项目,都实现了物业费下调,降幅在20%—35%之间。
像重庆,许多小区的物业费比北上广更贵,去年至今已有30多个小区成功降费,降费幅度普遍都在20-30%左右,最高从4块多腰斩至2块多、降幅超50%,一些物业为了保住饭碗还承诺提质。
物业行业的痛点就在于不透明,物业费、车位管理费等等五花八门,除了以物业费名头的费用在降,有小区将车位管理费也打了7折。
像广西柳州,甚至出现了“0物业费小区”,而免费条件是物业公司与小区续签合同。
除了重庆、武汉等城市,过去一年,这波降价潮,在杭州、上海、青岛、银川、成都、南昌、徐州等多个城市都有发生,就好比杭州萧山某小区,物业费从3.1元降到2.3元,浦东某小区从10元降到8元,南昌某小区:物业费由2.8元降到了2元。
不单中西部城市的小区出现物业费降价潮,连一线也不例外。从原先的几无议价空间,到现在可商量,可谈,可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政策推动,去年12月国办印发规范物业费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合理确定物业服务收费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降低物业服务收费”。
随后各省市纷纷出台细化措施,从公共区域能耗费、电梯维护费、消防设施检测费、绿化养护费和安保费等五个方面规范物业费收费。
换句话说,物业这块,像以前那种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合规边界越来越清晰。
另一方面,楼市的萎靡,加剧推动物业费降息,给买方减少购房成本。
全国超过65%的物业公司隶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随着房企资金压力增大,以往依靠前端开发获利,后端物业服务低质、高价的模式难以为继。
为保持市场竞争力,房企就得主动降低物业费,以提高项目吸引力。
同时整个行业的竞争加剧,“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激烈竞争,企业不得不通过降价维持市场份额。
最后,物业费的降费浪潮,说到底,上述两块因素本质上其实核心因素只有一个,就是整个楼市的转向。
房价上行阶段,与整个行业相关的细分部分都在水涨船高,物业费再高,跟房价涨幅一比,就显得无足轻重。
但房价回落阶段,高物业费就成为持有成本的重点考量之一,没理由再接受超额持有成本。
根据现在楼市境况,这波物业费降价潮,大概率仍将继续发酵,直到与小区的位置、入住率以及收入状况等相匹配。
雾雾
开发商物业一口价,最贵,市场招标物业可以协商价格相对合理。
余生喜欢你
无本万利的生意[100]
仙儿
过去的基层管理维护等工作都是靠街道办来运作的,现在全交给了小区物业(盈利机构),街道办从服务机构一下变成了管理机构,物业只要搞定管理机构,便无惧业主发声。建议取消物业管理,恢复由街道办进行直接管理(人手不足,可以从原物业吸纳相关人员转变身份)。不知可行否?[大笑][大笑][大笑]
用户10xxx59
大快人心!
蜗牛牛
我们这自己的车位还要掏一年 300 的卫生费。
迟小九
降低物业费,众望所归[祈祷][祈祷][祈祷]
罗词语
建议取消物业,由业主自行管理,增加收支透明度,彻底减轻百姓负担。
毛球球
小区物业应该是非盈利性企业。现在成了赚钱企业了。
佐佐木张猫猫
消灭物业势在必行!欺压业主无恶不作其罪罄竹难书。
猫头鹰
高昂极不合理强占强卖物业,已经成了压榨剥削人民的工具!是社会的个毒瘤!必需彻底整顿,恢复其合理的收费,恢复其服务的本质,而不敛财的工具!
A℡〆恭喜發財ゾ℡
物业费成本0.5元一个平方米足够
最长情
早该降了,房价都降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