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中方终于出手了!欧盟态度急转,打了美西方一个措手不及 当地时间8

非常盘点中 2025-08-17 21:37:34

关键时刻,中方终于出手了!欧盟态度急转,打了美西方一个措手不及 当地时间 8 月 12 日,美国彭博社一则消息震动国际市场:中国近期通过调整出口政策和技术限制,将国际锂矿石及锂产品交易价格推升至近一年高位。 西方媒体惊呼 "东方大国正在用锂资源重塑全球话语权",欧盟委员会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德国巴斯夫等化工巨头连夜调整电池原料采购计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改写新能源时代的资源版图。 湖南临武县的山坳里,地质队去年发现的 4.9 亿吨超大型锂矿。这个氧化锂含量达 1.2% 的 "白色金矿",不仅能满足中国半年的锂电池原料需求,更让全球锂价谈判桌上的筹码彻底倾斜。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 7 月 15 日发布的《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条目,明确限制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核心技术出口。这招 "资源 + 技术" 的组合拳,直接卡住了欧美动力电池企业的脖子。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8 月 11 日至 17 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单周暴涨 11800 元 / 吨,创年内最大涨幅。伦敦金属交易所锂期货主力合约当日涨停,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紧急启动原料储备预案。 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矿突然宣布减产 20%,南美 "锂三角" 国家紧急磋商出口配额 —— 这些昔日的锂资源霸主,此刻不得不跟随中国的节奏调整策略。 布鲁塞尔的反应充满矛盾,一方面,欧盟委员会 3 月通过的《关键原材料法案》正在加速落地,法国、德国的 8 个锂矿开采项目被列入 47 项战略清单。另一方面,欧盟贸易专员登博夫斯基 8 月 14 日罕见表态,称愿就锂产品关税问题与中方展开对话。 这种 "先对抗后谈判" 的策略,折射出欧洲在新能源转型中的焦虑:大众汽车集团财报显示,其电动车型电池成本因锂价上涨增加 12%,直接导致 ID. 系列利润率缩水至 3.7%。 华盛顿的应对显得力不从心。众议院 "中国委员会" 近期提出三项法案,试图通过限制废旧电池材料出口、引入外国工程师豁免等措施重构供应链。 但现实数据揭示尴尬:美国本土锂矿项目平均审批周期长达 5 年,内华达州 Thacker Pass 锂矿因环保诉讼已停滞 3 年,而中国湖南同类项目从勘探到投产仅用 14 个月。 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使用的电池级碳酸锂,仍有 60% 依赖中国江西锂云母提锂技术 —— 这项被美国专家评估为 "领先至少 5 年" 的工艺,正是中国《技术目录》限制出口的核心内容。 这场博弈正在重塑产业格局,赣锋锂业 8 月 14 日宣布整合阿根廷三大盐湖项目,规划年产 15 万吨碳酸锂,其海外锂资源自给率将突破 50%。而在非洲,津巴布韦宣布 2027 年起禁止锂精矿出口,倒逼中国企业加速在当地建设硫酸锂加工厂。 这种 "资源本地化 + 技术输出" 的模式,让中国在全球锂产业链中的控制力持续增强。反观欧洲,Northvolt 在德国汉堡的电池回收工厂虽已投产,但其年处理 1 万吨电池的产能,仅能满足大众集团 10% 的原料需求。 当中国湖南的锂矿石通过中欧班列 20 天直达汉堡港时,当宁德时代德国工厂因成本优势挤压巴斯夫市场份额时,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权力天平正在倾斜。 欧盟的 "战略自主" 口号与美国的 "友岸外包" 计划,在现实的资源与技术壁垒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场由锂价引发的博弈,本质上是两种发展模式的较量:一边是高效协同的 "产学研用" 体系,另一边是各自为战的利益博弈。 未来三个月,随着赣锋锂业阿根廷项目投产和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落地,市场或将给出最终答案。而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当电动汽车价格因锂价上涨再度攀升时,或许才会真正理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0 阅读:88

评论列表

随风的风

随风的风

1
2025-08-17 22:31

中国要开始用好自己手头的稀有金属和矿产资源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才为上上策,俄罗斯为什么越打越有钱就是因为石油加价倒卖给欧洲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