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俄驻美大使宣布了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俄首脑阿拉斯加会谈硝烟未

沈言论世界 2025-08-17 13:15:25

最新消息! 俄驻美大使宣布了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俄首脑阿拉斯加会谈硝烟未散,俄驻美大使达尔奇耶夫突然宣布:恢复两国空中交通的文件已提交美方审议,近期将就关系正常化启动新一轮磋商。   阿拉斯加会谈本身已释放多重破冰信号。普京此次出行,乃是十年来首次于非联合国场合踏入美国领土,所选之地为冷战前沿要地——埃尔门多夫 - 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   这个曾用于防御苏联的战略要地,如今成为俄美领导人“三对三”密谈的场所。原定的一对一形式临时升级为俄方派出外长拉夫罗夫、防长别洛乌索夫等核心成员,美方则由国务卿鲁比奥与特使威特科夫坐镇,近三小时的闭门交锋创下两人历次会晤时长之最。   尽管会后并未形成联合声明,亦无具体协议,但双方的评价体系却罕见地趋于一致。特朗普向媒体打出“满分10分”,普京则强调两人建立了“非常好的直接联系”。   梅德韦杰夫更在社交媒体总结五大成果:最高级别会晤机制完全恢复、美方暂停升级对俄施压、特别军事行动期间谈判可行性获证、乌克兰及欧洲被明确为停火责任方。   这些进展被克里姆林宫定义为“建设性”,其价值不在于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而在于打破西方对俄外交孤立的铁幕。   恢复航班恰是这种“建设性”最接地气的注脚。民航连通性作为国际关系的晴雨表,其象征意义与实际价值兼具。   俄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在峰会后的发言道破关键——特朗普公开承认美俄经济领域合作潜力。   当大使达尔奇耶夫同步推进航班文件审议时,两国显然在尝试将政治解冻传导至经济层面。毕竟没有直航,商务谈判团队拖着行李箱转机三四趟才能见上面,谈何实质性合作?   乌克兰问题仍是横亘在前的冰山。普京在记者会上坚持解决冲突需“消除根本原因”,暗指北约东扩的安全关切;特朗普则巧妙抛出“领土决定权在基辅手中”的原则,既安抚盟友又预留谈判空间。   这种矛盾心态折射出美方的走钢丝策略:既想借俄罗斯制衡欧洲,又不愿背负出卖乌克兰的骂名。   俄军近期在顿巴斯闪电推进10公里控制多布罗皮利亚的战场优势,更让外交天平微妙倾斜。   国际社会对此反应分层清晰。欧盟表面谨慎乐观,背地加紧第19轮对俄制裁谈判,严防“美俄私相授受”。   乌克兰官员透露泽连斯基团队处于“非常紧张”状态,既渴望停火又拒绝领土让步。   英国首相斯塔默的警告则直指要害:“不应在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决定乌克兰未来”。这些声音提醒我们,任何突破都需要经过多方博弈的淬炼。   值得玩味的是地缘外溢效应。特朗普在峰会次日宣布,因“美俄结束乌克兰战争取得进展”,暂缓对中国采购俄石油加征关税的计划。   这一连锁反应验证了国际政治经典的蝴蝶效应——当阿拉斯加的冰川裂缝传来轻响,太平洋两岸的贸易风向随之微调。   民航复飞文件此刻已超越技术范畴,成为俄美重探合作可能性的试纸。当乘客未来某天登上莫斯科直飞纽约的航班,他们不会只是穿越白令海峡的旅行者,更是在亲历从对抗到对话的时代转向。   至于这班飞机何时真正起飞,答案写在下一轮磋商的进程中——毕竟外交航道清理干净后,真正的航行才刚刚开始。 素材来源:2025-08-16 09:41·京报网官方账号

0 阅读:436

评论列表

朦胧晨曦

朦胧晨曦

3
2025-08-17 19:55

感觉希特勒这个要消灭英法还有点正确。这两个国家就是地球上的搅屎棍,挑起战争,必须把这两个国家灭了,这个地球才有和平。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