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中国打碎美国关键科技封锁,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刻 8月12日,国产HB

冥王星的主人 2025-08-16 18:17:55

一觉醒来,中国打碎美国关键科技封锁,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刻

8月12日,国产HBM3芯片正式量产。就在八个月前,美国刚刚收紧禁令,几乎切断了中国获取高端AI芯片内存的所有渠道。当时全球93%的产能,都控制在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手里。 禁令一出,国内AI产业迅速感到寒意。许多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虽然装着强大的AI芯片,却因为缺少高速数据通道而运转不畅。金融风控系统反应迟钝,医院的AI影像诊断也开始排队,整个算力产业都面临困境。 面对难题,中国的工程师们没有干等硬件。

他们决定先从软件入手,在现有条件下挖掘潜力。思路非常直接,既然HBM是稀缺资源,那就通过软件调度,把最关键的数据交给它处理,确保每一分带宽都用在紧要处。 一套“数据分层”的管理方法很快建立起来。最核心、最急需的数据走HBM通道,次要数据走普通高速内存,其余的则存放在更慢的介质里。同时,统一缓存管理工具也优化了编译过程,省下了不少宝贵的内存占用。 这个策略首先在模型推理、在线支付等业务上见了效,稳住了AI应用的基本局面。更关键的是,它给硬件研发团队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八个月时间。 软件团队奋力维持现有算力运转,硬件攻坚行动也在产业链深处全面展开。这是一项系统工程,HBM的制造过程被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技术环节,然后组织力量逐一攻克。 长鑫存储、武汉新芯等企业集中力量攻关16纳米工艺,解决了高密度布线和信号干扰等基础难题。第一批合格样品出来,意味着设计、制造和测试环节第一次成功协同。 然后就是解决硅通孔技术和多层堆叠。这项技术要在芯片内部垂直打通成千上万个微小通道,让数据快速穿梭。芯片堆叠的层数越多,散热和内部应力的控制就越难,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导致整片报废。 然后是先进封装。存储芯粒和逻辑芯片最终要被封装到一起,才能协同工作。国内的封测企业利用过去在其他领域积累的经验,在新设备和新材料上持续投入,最终解决了这个关键环节。 一颗芯片造出来还不够,它必须能和国产的GPU、交换机以及整个服务器系统顺畅地协同工作。机房里的工程师们耗费了大量时间进行联调,解决了功耗、延迟和容错等一系列工程问题。 整个过程背后,是更有效率的资源调动。产业基金的投资方式变得更加精准,资金不再分散,而是集中投入到最关键的技术节点上,大大加快了研发进度。 到了2025年8月,当国产HBM3样品交到下游企业手中时,早已准备就绪的软件优化体系立刻派上了用场。软硬件的结合,产生了远超预期的效果,系统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中国AI产业不仅活了下来,还迈向了高效运行的新阶段。 这一成果,让美国的技术限制措施作用大大降低。对中国自身而言,它保障了AI供应链的安全,也为“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提供了算力基础。在全球市场上,中国也凭实力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挑战者的位置。 当然也要承认,我们的HBM3在堆叠层数和峰值带宽上,和国际最顶尖的产品还有差距。

接下来,它能不能得到主流客户的认可,量产的良率能否保持稳定,上游供应链是否完整,这些都是需要持续观察和解决的问题。

(来源:剑指HBM 再破瓶颈!华为将发布AI突破性技术成果-2025-8-10 新浪财经)

0 阅读:507

评论列表

大笑堂zypzyp816

大笑堂zypzyp816

2
2025-08-16 20:58

我就没有搞懂,这些用户就这么急急忙忙的要买这些芯片吗?就用低一级的芯片不行吗?有必要什么都要最高档的吗?真是搞不明白,人家就是卡你高端的,我不用他的,让他放在仓库里面积灰吧?他生产出来,不卖,亏死他,国家就应该下令,你卡我脖子,我就宣布不允许任何公司买入,看他急还是中国急。

猜你喜欢

冥王星的主人

冥王星的主人

你喜欢的,就是我想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