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伍继红:712分被人大录取,二婚嫁到农村,不工作生6娃吃低保 伍继红1974年出生在江西赣州农村,家里穷得叮当响,有五个孩子,她排行老二。父母是农民,没啥文化,但支持她上学。她从小就爱学习,村里小孩玩耍,她埋头看书。1994年,她把户口迁到广东叔叔家,在广州高考,拿下712分,被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管理专业录取。那时候,考上大学是大事,村里人羡慕,亲戚上门贺喜。她去了北京,大学生活让她开眼界,同学来自各地,她努力适应,拿了英语四级证书,还得过兰台奖学金。老师安清福夸她踏实,负责班委工作。她毕业前,国家1996年取消包分配政策,这让她找工作成难题。 她父亲在大二时去世,这打击不小。她试着考公务员,笔试过了,面试却没行。北京找工作,到处碰壁,档案管理专业不对口,下岗职工多,市场饱和。她失业几个月,没地方去,就南下广东顺德。在服装厂打零工,流水线干活维持生计。2000年,她遇上初中同学,两人结婚,生了女儿。从那起,她没再外出工作,专心带孩子。丈夫出轨,她离婚,女儿归前夫。她发现怀孕,找前夫复合被拒,无处安身,就流浪回老家。 后来,她遇到邓高华,他小学文化,是个光棍,家里穷得四壁空空。她嫁给他,住了土砖房。婚后,她生了五个孩子,加上前夫那个,一共六个。全家挤在一起,邓高华种地赚钱,收入少得可怜。后来种地不挣钱,他外出打工,她在家带孩子。生活苦,一家八口靠低保度日,每月补贴勉强够吃。她没工作17年,身体状况差,站立都费劲。村里最穷的户,就是她家。 2017年,扶贫干部吴美华来村里,听到她儿子说妈妈是大学生,才挖出她的故事。吴美华把事发网上,校友和老师看到,赶来帮忙。安清福老师说多年找她,现在见她还善良。同学们捐款15万,当地政府补贴8.5万,盖了新房,小洋楼墙白窗亮。中国人民大学承诺孩子学费减免。小儿子查出白血病,校友寄书,她看档案资料。政府介绍工作,她试着去档案馆投简历。邓高华在县城饭馆打杂,她在家种两亩田,养母羊,挑菜去集镇卖。生活稳了点,她说会努力找档案工作。 伍继红的故事说到底,是时代和选择的交织。那年代,大学包分配没了,许多人迷茫。她专业冷门,找工难,加上家庭变故,一步步走偏。结婚生子,本想安稳,却陷入贫困。校友帮扶拉她一把,证明知识没白学。但她也得靠自己振作。人生无常,谁毁了她?是社会,还是她没坚持?现在她尝试重启,孩子教育有保障,家庭从土坯房变新楼。 伍继红从高材生到低保户,中间的弯弯绕绕,让人感慨。知识改变命运,但有时命运也考验人。她没被击垮,慢慢调整,值得想想。时代在变,农村姑娘考大学不容易,她的故事提醒大家,挫折来了别退缩,得往前冲。
“天塌了!”复读市场的天快塌了!安徽毛坦厂中学,就是那个号称“亚洲最大高考工厂”
【168评论】【2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