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

古往奇趣角 2025-08-14 04:40:53

1943年,日军空袭时,18岁战士宋岭春仰面躲在草丛里,看飞行员探头出来,当敌机距离不到100米时,忍不住扣动了扳机,结果,他就这样一枪创下了我军前所也未有的战绩。 宋岭春这人,出生在1925年的山东平度县一个穷乡僻壤的农家,那地方土地瘦,靠天吃饭,家里兄弟姐妹一大堆,早早就有哥哥姐姐被父母送出去讨生活。他最小,从小就得帮着家里干活,村里人常带他上山打猎,用弹弓瞄鸟雀,练就了一手准头。长大点,跟着大人扛猎枪对付狼和野猪,那些年月,枪法好就能多弄点吃的回来,日子才勉强过得下去。 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消息传到村里,家里联系不上的亲人越来越多,宋岭春对日军的恨意也就越来越深。1942年3月,他才17岁,就毅然参军,加入了八路军胶东军区64团205连。刚入伍,发的是一支99式步枪,他每天练拆装,上操场瞄靶,子弹一发不浪费。部队领导看他射击准,很快就给他换了三八式步枪,还多给弹药,一般战士一仗才三发,他能拿四十发。 1943年2月,他被送到山东抗大分校学了半年,学战术、练射击,那时候课程紧,他每天早起上射击场,拉栓上膛,对着靶心打,准得让教员都点头。回部队后,参加小战斗,专狙日军哨兵和军官,一枪一个准,帮部队减少了不少损失。1月份,他正式入党,成了正式战士。 事后,部队查残骸,确认是步枪弹孔造成的。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亲自见他,夸这枪打得好,还在干部会上说,以后遇低飞敌机,可以用步枪机枪反击。这消息一传开,整个根据地战士都振奋了,以前觉得飞机不可战胜,现在知道用手里的家伙也能干它。 整个抗战,八路军和新四军用轻武器击落击伤日机17架,虽然不多,但每一次都打击了日军的嚣张。宋岭春这事成了典型,证明了在劣势下,灵活战术多有用。军事专家分析,日军轻敌,低飞给了机会,而八路军靠的就是这种抓住瞬息的劲头。 宋岭春没停下脚步,继续打仗,1944年参加游击,狙击日军巡逻队,帮部队缴获东西。1945年胜利前,他得了两次战斗大功和一次战斗模范奖。这些奖不是白给的,是他一仗一仗拼出来的。抗日结束,他留在部队,参加解放战争,从排长干到连长,再到营级干部,指挥战斗,带兵冲锋。退役后,转地方工作,生活挺低调的。晚年住在南宁,偶尔媒体采访,他讲讲过去的事。 他的事迹上了央视节目,也写进历史书里,成了抗日游击战术的案例。专家说,这不光是战果,更是体现了不屈意志,在弱势中找机会的精神。从地道战到地雷战,八路军创造了不少以弱胜强的例子,正是靠这个,赢了战争。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古往奇趣角

古往奇趣角

奇趣视角,发现历史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