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男子花46万元买二手车,入手9个月就修了5次,最后才发现是全损车,气急败坏的把卖家告到法院,竟获赔138万元,同时购车款全额退回。二手车卖家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4年2月14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关于二手车买卖的案件,案件涉及一名男子赵某与卖家于某之间的法律纠纷。赵某在某二手车交易平台上看到一辆售价46万元的“车况优良”的二手车,认为价格远低于新车的百万元级别,便决定购买。经过试驾后,他立即签订了购买协议。 然而,实际使用中,赵某很快发现车辆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摄像头故障和电动尾门无法开启等。某天,车辆在行驶途中突然熄火,无法重新启动,赵某不得不请4S店进行拖车和检修。经过详细检测,结果令人震惊:这辆车实际上是经过重大事故的全损车辆,修复成本高达20万元,仅动力电池就需要更换。 赵某对此感到愤怒,他认为自己被欺骗,立即起诉于某,要求赔偿。于某则辩称,自己在买车时已经知道这是一辆事故车,并出示了相关照片,还试图将责任推给拍卖平台,声称自己只是从拍卖平台购入,并未隐瞒事实。而他还指责赵某擅自改装车辆,导致车辆损坏,试图嫁祸于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若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三倍赔偿。调查显示,于某在购车时明知车辆是事故车,且购买渠道为专门处理事故车辆的拍卖平台,平台信息完全公开透明。此外,于某在购车后花费22万元进行修复,维修费用高达十多万元,显示他对车辆的严重损伤一清二楚。而且,他还曾多次从该拍卖平台购买类似事故车,用于修复后再出售,明显具有“老手”作风。 法院认定,于某明知车辆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仍隐瞒事实,属于欺诈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赵某有权撤销购车合同,并要求退还全部购车款46万元。同时,法院判决于某赔偿三倍购车款的138万元,合计应赔偿金额为138万元加退还购车款。 案件审理结束后,二审法院维持原判,驳回于某的上诉。判决明确,赵某可以全额收回购车款,同时获得三倍赔偿金。此案也为二手车市场的买卖双方敲响了警钟:买家应当细心核实车辆信息,保留证据,避免盲目追求低价而陷入陷阱;卖家则应诚信经营,避免通过隐瞒车辆事故历史谋取不正当利益,否则最终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此外,案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务必进行实地检验,详细了解车辆历史,避免因疏忽而造成财产损失。买卖双方都应遵守诚信原则,建立良好的信誉,否则最终的损失可能远超预期。整个案件历时近两年,从起诉到判决,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反映出二手车交易中维权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你对这个案件有何看法?二手车保值 二手车残值率 北京车二手车 二手车维权
北京,一男子花46万元买二手车,入手9个月就修了5次,最后才发现是全损车,气急败
唯一社
2025-08-13 22:19:28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