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一天,齐白石已经快90岁了,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25岁的新凤霞

尔说娱乐 2025-08-13 09:14:42

1952年的一天,齐白石已经快90岁了,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将25岁的新凤霞拉进一个房间,指着一个放满钱的立柜:看到了吗,这里全是钱,你随便拿!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2年,在北京跨车胡同那座古朴的四合院里,90岁的国画大师齐白石遇见了25岁的评剧名角新凤霞。 这次相遇,开启了一段超越年龄、情同父女的深厚情谊。 初次见面,新凤霞的容貌气质便深深吸引了齐白石。 她面容姣好,肤若凝脂,举止大方得体,一颦一笑间流露出独特的艺术韵味。 新凤霞见到这位仰慕已久的大师,连忙上前恭敬地搀扶问候。 齐白石却紧紧握住她的双手,目光长久地停留在她脸上,细细端详,仿佛在欣赏一幅绝美的画作。 这炽热而专注的目光让新凤霞脸颊泛红,周围人也忍俊不禁。 有人见状打趣道: “齐老这么喜欢凤霞,不如收她做干女儿吧!”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大家的附和。 新凤霞本就敬仰大师,闻言顺势跪下,清脆地喊了一声: “干爹!” 齐白石听到这声呼唤,顿时喜笑颜开,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连声应道: “好!好!好女儿!” 连忙将新凤霞扶起。 自此,新凤霞成了齐白石晚年最疼爱的干女儿,一段特殊的亲情就此结下。 熟悉齐白石的人都知道,他生活极其节俭,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有些“抠门”。 他卖画明码标价,分毫不让;家中待客的点心有时存放过久,甚至边缘发硬; 日常用度更是精打细算,物尽其用。 因此,当齐白石主动提出要在城里上好的酒楼设宴,正式宣告认新凤霞为干女儿时,亲朋好友们都感到十分意外和惊喜。 宴席当日,齐白石兴致高昂,亲自点满了珍馐佳肴和陈年美酒。 他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携着盛装的新凤霞,颤巍巍地向每一位宾客敬酒致谢,那份发自肺腑的喜悦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然而,结账时发现有人提前付了款,齐白石竟像孩子般发起脾气,花白的胡子都翘了起来,认为这是不给他面子,执意要再请一次。 几天后,大家只好再次聚首,满足了这位“老小孩”固执的心愿。 成为干女儿后,新凤霞和丈夫吴祖光时常去探望齐白石。 每次他们的脚步声在院外响起,都是老人最高兴的时刻。 他会郑重其事地拿出贴身保管的钥匙,一层层打开那个他珍视的紫檀木大立柜。 柜门开启发出沉重的“吱呀”声,他小心翼翼地从里面端出珍藏的点心——那些他视若珍宝、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好东西”。 由于年事已高,齐白石视力模糊,嗅觉也不灵敏,他并不知道这些点心因存放太久,有的早已风干变硬,有的甚至悄然滋生了不易察觉的绿毛。 他满心欢喜地将点心摆在新凤霞面前,热情地招呼: “凤霞,快尝尝,这是干爹特意给你留的,最好的!” 新凤霞和吴祖光深知老人的心意,不忍拂其好意,总会面不改色地拿起一块,陪着老人聊天,分享快乐。 新凤霞这种毫不做作、自然亲近的态度,让齐白石倍感欣慰,觉得干女儿是真心把他当成了家人。 新凤霞是评剧舞台上的耀眼明星。 随着相处日久,父女感情日益深厚。 有一次,新凤霞来看望齐白石,老人刚教完她几笔写意荷花。 他忽然神秘地将干女儿领进内室,在略显昏暗的光线下,再次打开了那个厚重的紫檀木立柜。 这一次,柜中并非糕点,而是赫然堆叠着一摞摞整齐的钞票。 老人指着柜子,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慷慨,仿佛在托付毕生珍藏: “凤霞,你记住,用钱,就从干爹这里拿!干爹的钱,就是你的钱!只要我有,你就能花!” 这番话在新凤霞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她自幼被拐卖,历经坎坷,童年缺失家庭的温暖,对亲情有着深深的渴望。 齐白石待她如亲生女儿般的种种举动——教她画画、分享“珍藏”点心、为她的演出落泪、此刻更愿倾囊相助——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父爱。 这份情谊弥足珍贵。 望着柜中那沉甸甸的积蓄,她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她强忍泪水,声音微哽却异常坚定: “干爹,您的心意,女儿全懂,全记在心里了。谢谢您!我现在自己能登台挣钱,够花的,您放心吧。” 看到干女儿不要钱,齐白石脸上掠过一丝孩童般的失落与不解。 新凤霞心细如发,连忙岔开话题,讲起剧团里的趣事,模仿几个夸张的动作,终于逗得老人重展笑颜,那点小小的失落也烟消云散。 这段特殊的父女情,超越了艺术大师与舞台明星的身份,是两颗真诚心灵在岁月长河中碰撞出的温暖火花。 主要信源:(深圳市书法院——从88岁齐白石收25岁新凤霞做干女儿和女弟子窥探画家的真性情)

0 阅读:1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