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商博良虽然是天才,在他破译了罗塞塔石碑后,受到了无数学者的赞赏,却怎么

錢于晋 2025-08-09 20:15:49

书接前文,商博良虽然是天才,在他破译了罗塞塔石碑后,受到了无数学者的赞赏,却怎么也想不到会在东方的大国里被一群无知的伪史论者贬的一无是处。他虽然有本事破解罗塞塔石碑,却没有办法证明罗塞塔石碑是不是真的,太尴尬了! 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伪造罗塞塔石碑的人在上面不过是随意的划了三段文字,有些法国人不知内情,当真了,无数学者当真了,想要破译出来,结果当然不可能呀!到了商博良这儿,大概是天才的光环吧,就破译出来的,或者是造假者留下的线索只有商博良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就像张无忌得到了《九阳真经》一样,所以他成了破译罗塞塔石碑的终结者,名利双收! 这个笑话是让大家开心的! 上回说到正当商博良正经历人生磨难之时,忽闻有人已经破解了罗塞塔石碑上的文字,这可把他急得够呛:我天天学习各种语言,为的是啥?还不就是为了实现小时候说的大话吗?谁给破译了?这不是坏我好事儿吗? 他马上去书店找到亚历山大 勒努瓦写的《法国古迹博物馆》,一目十行地读下来,没读几页呢,他一扫阴霾,欢快地笑起来。还以为自己遇到了绝世高手了呢,原来不是,他没有解读石碑,还是看我的吧! 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一条,其他的道路只能是歧途。研究罗塞塔石碑上的文字的人有很多大学者,但他们大多走上了歧途:他们始终认为古埃及圣书体不可能是字母文字,只能是表意的,因为他们依据的是所谓不合常理。古埃及人不会那么聪明!就是这种所谓不合常理限制他们的思路,使他们终其一生都没有任何发现。 然而,总有人能够破除所谓不合常理的限制,打开思路,比如法国的德 萨西及其弟子德克布拉德,确信古埃及圣书体是字母文字,确认32个世俗体符号的语音特征,为后期音素分析奠定基础。还有英国人托马斯 扬,这是一位物理学家,他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研究罗塞塔石碑,也认定了字母文字的方向,对音值的推定作出了贡献。 给商博良以最重要启发的是丹麦的学者佐伊加,他系统梳理了这种古埃及语最终形态的动词变位体系。商博良正是基于此,在《埃及语语法》(1836)第七章提出圣书体的"语素-音素双重性"理论:"表意符号与表音符号的混合使用,需通过科普特语语法框架进行结构分析"。 商博良虽然是了不起的天才,但也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成就。 商博良受托马斯 扬的启发,从法老的名字托勒密入手,很快读出了那个名字,从而找到了象形文字的内在规律。在深入研究之后,他还把象形文字分出了古体,新体和现代体,利用他找到的规律,可以翻译并且读出古埃及文字,甚至他已经可以用象形文字写简单的句子了!1822年在给法兰西文学院院长的信中商博良说:“我相信,远在希腊人来到埃及之前,他们刻画的象形文字中就使用了相同的语音符号来表示希腊和罗马专有名称的发音,并且这些复制出来的声音或发音方式与希腊人和罗马人以前雕刻的涡卷装饰图案是一致的。这一重要而决定性的事实的发现,完全是基于 我本人对纯粹象形文字的研究。” 他的理论是否正确呢?这当然需要验证。1821年,考古学家班克斯把腓力方尖碑运到了英国,这块石碑上有着和罗塞塔石碑上一样的象形文字和希腊文。人们用商博良的理论解读碑文,发现碑文上的两段文字,一段古埃及象形文字,一段希腊文字,是一个意思。由此商博良的理论开始得到业内承认。 就在他踌躇满志,想要把他的研究成果出版的时候,天妒英才,1832年他去世了,年仅42岁。1836年他的研究成果被整理成书,即《埃及语语法》(又译《埃及文法》)出版了,后来还有1845年的《埃及和努比亚纪念碑》,这部书收集的是商博良在各地的考古成果,其中有大量古代文字的解读。1824 年,他出版了专著《象形文字系统概论》,被认为开创了一门“埃及学”,因而商博良被称为“埃及学之父”。#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附图一为商博良的手绘和笔记(1828-1829),附图二为商博良墓碑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成都省小米

成都省小米

3
2025-08-09 23:05

说什么都没用,伪史论支持者都不会相信,他们不懂历史不看论文,不做调研,反正都是一眼假,研究西方历史的都是被收买了,为客观历史举证的都是卖国贼,他们的存在让中国人像个小丑一样的笑话,略等于棒子。

猜你喜欢

錢于晋

錢于晋

欢迎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