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7日深夜,黎巴嫩爆发抗议活动,抗议黎巴嫩政府公开,有争议的,要求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解除武装,放下武器的计划。 深夜的贝鲁特街头,引擎的轰鸣声和愤怒的口号声打破了原本的平静,数千名抗议者挥舞着黄绿相间的旗帜,点燃轮胎,封锁道路,用最直接的方式向政府表达不满,他们拒绝接受任何解除真主党武装的计划。 这场突如其来的示威,不仅让黎巴嫩政府陷入新一轮政治危机,更让外界再次质疑:在中东这个火药桶上,所谓的“和平方案”真的能带来稳定吗? 其实,这场抗议并非毫无征兆,早在8月5日,黎巴嫩内阁首次讨论美国提出的“解除真主党武装”方案时,火药味就已经弥漫在空气中,当天,真主党和其盟友阿迈勒运动的部长们直接退出会议,用行动表明态度,想让他们放下武器?门都没有。 而到了8月7日,当政府最终宣布接受美国方案的“目标”时,街头怒火彻底被点燃,真主党支持者的反应为何如此激烈?原因很简单:在他们眼中,真主党不是“非法武装”,而是抵抗以色列侵略的“国家英雄”。 自1982年成立以来,真主党一直以“抵抗运动”自居,尤其在2000年成功迫使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后,其声望更是达到顶峰。 即便在2024年失去传奇领袖纳斯鲁拉,真主党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存在,并在此前的黎以冲突中展现出不俗的战斗力,如今,政府突然要他们缴械,无异于让他们放弃几十年来建立的“抵抗神话”。 根据披露的信息,美国提出的方案分为四个阶段:15天内政府承诺解除真主党武装、60天内开始执行、以色列逐步撤军、最后召开国际会议援助黎巴嫩重建。 表面看,这似乎是个“双赢”计划,真主党放下武器,以色列停止空袭,黎巴嫩恢复主权,但问题在于,真主党根本不信这一套。 真主党高层多次强调,以色列仍在违反停火协议,南部边境仍有以军据点,甚至8月6日还有黎巴嫩平民死于以军无人机袭击。 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先解除武装?无异于“让狼先吃羊,再讨论怎么保护羊”,更关键的是,真主党认为美国的方案本质上是为以色列服务。 削弱黎巴嫩的反击能力,方便以军未来继续“定点清除”,这种怀疑并非全无道理,毕竟过去几十年,美国在中东的“调停”往往带有明显倾向性。 对黎巴嫩政府来说,现在的局面堪称“进退两难”,总统奥恩和总理萨拉姆希望通过解除真主党武装,换取国际社会对黎巴嫩重建的支持,尤其是美国和海湾国家的资金。 但问题是,真主党在黎巴嫩政坛和民间的影响力远超一般政党,它不仅拥有议会席位和内阁部长,更在南部地区拥有近乎“国中之国”的治理体系。 如果强行推动解除武装,很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内乱,甚至重演2008年真主党武装占领贝鲁特西区的血腥冲突。 8月7日晚的抗议只是开始,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显示,真主党支持者已经开始在贝鲁特南郊设置路障,甚至准备了装满沙土的卡车,随时可以封锁道路。 而黎巴嫩军队则紧张地部署在市中心,防止示威者冲击政府机构,这种对峙局面,让人不禁想起2019年黎巴嫩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时的混乱场景。 未来将会有三种走向,政府可能选择“拖字诀”,表面上接受美国方案,但实际上等待军方8月底提交的“具体计划”再作决定,这样既能安抚国际社会,又不会立刻激怒真主党,但风险在于,以色列和美国可能失去耐心,重新加大对黎巴嫩的军事施压。 如果政府强行推进解除武装,真主党很可能采取更强硬的对抗措施,比如组织更大规模抗议,甚至局部武装冲突,毕竟他们早就放话:“会当这个决定不存在”。 目前联合国和法国等国家仍在呼吁各方克制,如果局势失控,不排除国际社会加大斡旋力度,甚至调整现有方案,比如要求以色列先撤军,再谈真主党武装问题。 无论如何,黎巴嫩这场危机再次证明:在中东,武力不能解决问题,但失去武力可能意味着失去谈判的筹码,真主党不会轻易放下枪,而以色列也不会轻易放弃对黎巴嫩南部的控制,所谓的“和平方案”,或许只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信息来源: 黎巴嫩欲在年底前解除真主党武装 2025-08-06 21:30·参考消息 黎巴嫩真主党:若以色列再发动战争将以武力回应 2025-08-06 08:00·央广网
中东大战即将再度开打,法国军队率先出手!当地时间2025年8月8日,以色列总理内
【38评论】【9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