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德子”赵亮不演戏了,包下汶川一座山养鸡,他老婆胡敬很委屈,说我老公每天一睁眼就去鸡圈,钱没挣着还往里贴钱,不知道他想干啥,” 2008年初夏,汶川地震让整个中国为之一震,地动山摇之后,是一片满目疮痍,正在片场拍戏的赵亮,放下手头的工作,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曾在《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饰演“三德子”的他,在看到废墟中挣扎求生的人、失神呆坐的老人和孩子时,心头一紧,那些画面,让他久久不能释怀。 他原本只是想尽一份力,捐些钱、送些物资,可越是接触,越觉得这样的帮助太有限,他发现:很多人失去了家园与土地,即使眼前吃住暂时稳定,未来的生活却依然是个问号,他开始思考:有没有一种方式,既能长期帮助灾民生活恢复,又能让他们靠自己站起来? 赵亮不是农业专家,也不是经济学家,但他知道,只有让人们有事可做、有收入可得,才能真正改变命运,他开始在当地山村走访,了解资源和地形,汶川地处山区,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洁净,让他想起了一个方向——养殖,不是工业化的那种,而是生态、自然放养的方式。 他对养鸡有一定兴趣,也觉得鸡肉是普通家庭最常吃的肉类,市场接受度高,于是,他决定从零开始,在山里养鸡,但这个决定,几乎颠覆了他的人生轨迹,他放弃了演艺事业,拿出积蓄,在汶川包下上千亩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山林,没有现成的道路,他就带着工人和村民一点点开山修路,山路蜿蜒曲折,施工难度大,光修路就花了上百万元。 路修好了,鸡舍也建起来,他引入了五百只平原鸡苗,信心满满地开始了第一轮试养,然而,高原气候对这些鸡苗来说太严酷,不久后几乎全部死亡,他遭遇了第一次沉重的打击,不只是金钱上的损失,更是情绪上的挫败。 他没有放弃,而是四处求教,去找养殖专家、请教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还查阅大量资料,慢慢地,他确定了更适合高山环境的本地土鸡品种,这些鸡适应性强,抗病能力也更好,他重新引种,再次开始。 鸡苗活了下来,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鸡群烦躁、啄羽、掉毛,影响生长,他请来专家一看,原来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他开始研究饲料配方,探索用当地天然食材来补充营养,从玉米、红薯到野菜,他一点点尝试,逐渐找到了适合健康成长的配比方式。 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进鸡舍打扫、喂食、检查鸡群状态,有时山路被暴雨冲毁,他就在泥泞中背着物资走路上山,山里缺水缺电,他就自建水池、架设太阳能灯,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年,他的皮肤晒得黝黑,膝盖也因为长期劳作患上滑膜炎。 尽管如此,他仍坚持用最天然的方式养鸡,他不加催肥剂、不用抗生素,鸡每天在山林间自由觅食,补充自然饲料,生长周期比普通肉鸡长出一倍以上,第一批鸡出栏时,他没有急着卖,而是寄给了张国立、王迅、蒋勤勤等圈内朋友尝鲜,朋友们吃后纷纷称赞,肉质紧实、味道鲜美,很快在圈内小范围传开了口碑。 但要真正打开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并未结束,他的鸡成本高,一只鸡光饲料就要几十元,加上人工、防疫、场地维护等费用,远超普通肉鸡,他没有降低标准,也没有打价格战,而是坚持品质优先,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市场终将认可。 随着养殖逐步成熟,他开始思考如何带动更多人一起增收,他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免费向当地贫困户提供鸡苗,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并签订保底回收协议,村民只需按照生态方式散养,赵亮负责销售,这样一来,养殖风险大大降低,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这个模式很快吸引了大量村民加入,有的青年放弃打工,回乡参与养殖;有的家庭靠养鸡翻修了老宅、供孩子上学,高峰时期,他带动了上百户村民,户均年收入提升数万元,许多家庭因此摆脱了贫困,恢复稳定生活。 为了拓展销路,他还开办了农家乐,游客可以来吃生态鸡,住山间民宿,体验田园生活,这不仅提升了鸡的附加值,还带动了当地旅游和农产品销售,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这些年里,他从一个演员变成了真正的“养鸡人”,他不再出现在电视剧镜头前,而是在山林间奔忙,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他曾在扶贫专题节目中被点名表扬,也曾因为实地帮助贫困户而被村民口口相传,他推动的合作社精准帮扶了上百个家庭,让他们实现了真正的“造血式”脱贫。 赵亮的妻子胡敬曾对他的选择感到不解,她是模特,习惯了都市生活,而丈夫却选择搬进山里养鸡,起初她觉得委屈,也无法理解,但随着时间推移,她看到丈夫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深夜还在山上清理鸡舍,看到山民们因他而改变生活,内心的抵触逐渐转为理解,最终,她主动参与管理,成了赵亮的得力助手。 信息来源:新华网——他演康熙的太监出名 娶小16岁娇妻 如今成养鸡大户
2008年,“三德子”赵亮不演戏了,包下汶川一座山养鸡,他老婆胡敬很委屈,说我老
娱记烂番茄
2025-08-07 11:18:44
0
阅读:157
战神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