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36军军长刘万春接到通知到北京参加会议,可是刚下车,就

混沌于浮云 2025-08-06 19:15:17

1950 年 11 月,36 军军长刘万春接到通知到北京参加会议,可是刚下车,就看到几名全副武装的警卫战士向他走来,对他说:你被捕了! 说到刘万春,得先从他的出身聊起。他1900年10月20日出生在河北交河一个回族家庭,小时候就立志要当兵打仗。1920年,他从北京清河镇陆军第一预备军官学校毕业,又考上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科,算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1924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北,加入了长江上游总司令王都庆的部队,从一个小小的见习军官干起,一步步升到排长、连长、营长,靠着真刀真枪的实战经验打磨自己。1925年,他当上了师部副官长,负责协调部队事务,干得有声有色。1926年,他又兼任独立团团长,带着部队打了好几场硬仗,指挥能力让人刮目相看。后来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他被任命为第八师第一团团长,正式成了革命军的一员。 1930年,刘万春调到山西绥靖公署,担任少将高参兼独立第七旅旅长。那时候地方不太平,他带着部队四处剿匪,平定了不少乱子,保住了当地的安宁。1942年,他升任骑兵第三师中将师长,带着弟兄们上抗日战场,跟日军硬碰硬地干了好几仗,打得挺漂亮。1943年,他又当上了第三十五军副军长,1944年兼任骑兵第四师师长。到了1945年6月,他被授予陆军中将衔,算是对他抗战功劳的肯定。 1948年初,刘万春升任国民党第九兵团副司令兼第一一一军军长,手握重兵,指挥大场面作战。可到了1949年9月19日,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跟随董其武、孙兰峰一起参加绥远起义,带着部队投向了共产党这边。他的部队被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六军,他自己也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军长。那时候,他满心想着为新中国出力,带着部队搞整编、抓训练,干得热火朝天。 可谁也没想到,1950年11月,一切都变了样。他接到华北军区整编会议的通知,收拾好行囊就去了北京。结果刚下火车,就被几名警卫战士拦住,直接宣布他被捕了。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他自己估计都懵了,完全搞不清状况。毕竟才起义一年多,怎么就成了阶下囚? 刘万春被捕的原因,跟当时的国际国内局势脱不了干系。1950年,朝鲜战争打得正激烈,蒋介石在台湾那边放话,说什么“第三次世界大战”要来了,还要“反攻大陆”。这话传到大陆,难免让人心里打鼓。尤其是绥远起义的那些将领,刚投过来没多久,忠诚度多少有点让人怀疑。有人举报说刘万春跟国民党特务有联系,可能在暗地里搞什么小动作。华北军区一听,觉得事关重大,干脆先把他抓起来再说。同批被捕的还有张朴和鄂友三,这俩后来都被判了“反革命罪”处决了,可刘万春运气好点,保住了命。 被捕之后,刘万春先被送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后来又转到北京秦城监狱,这一关就是十几年。监狱里的日子不好过,吃不好睡不好,还要接受改造。不过他也没闲着,用这段时间好好反思了自己。起义后,他对国民党还有点幻想,觉得那边可能还有翻盘的机会。可在狱里待了几年,他慢慢想明白了,那些幻想根本不现实,新中国才是大势所趋。 1967年,刘万春终于熬到刑满释放,重新回到了社会。那年他已经67岁了,身体也不算太好,可他没打算就这么颓下去。出来后,他被安排到北京市政协工作,凭着自己多年的军事经验和对国家的忠诚,干得还挺起劲。他关注民生问题,提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建议,还经常跟年轻人聊天,鼓励他们珍惜和平年代,努力为国家做贡献。同事们都挺尊重他,觉得他是个有故事又有担当的老爷子。 1993年1月,刘万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他这一辈子,真是起起伏伏。从一个立志从军的农村小子,到国民革命军的中将,再到解放军的军长,最后却在铁窗里熬了十几年,晚年才得以平静。他的人生,既有辉煌,也有低谷,活脱脱就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

0 阅读:1333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