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外长突然发声,怒批西方盟友! 8月5日,以色列外长萨尔公开发难,直言法国、英国、加拿大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计划“既不道德,也极其愚蠢”! 话音刚落,萨尔当晚火速飞往纽约,赶赴联合国总部。为何如此匆忙?原来,联合国安理会当天召开一场特别会议,重点讨论哈马斯扣押的以色列人质问题——这可是以色列主动推动的议题。就在会议前两天,哈马斯发布了一段视频,画面中两名人质骨瘦如柴,状况凄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勃然大怒,指责哈马斯毫无谈判诚意,并再次放话要将其“彻底消灭”。萨尔虽然口头感谢美国与巴拿马协助召开会议,却在另一边将西欧传统盟友痛批一通,外交姿态颇为矛盾。 事实上,这场外交风暴早在五天前就已酝酿。7月30日,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议长大会上,以色列议长奥哈纳当场对英国和法国代表开火:“你们这么心疼巴勒斯坦人?那不如让他们在巴黎或伦敦建国好了!”这番话引爆全场,伊朗和巴勒斯坦代表愤然离席,连不少欧洲代表也选择退场抗议。而当有人展示加沙儿童严重营养不良的照片时,奥哈纳毫无反应,反而播放起伊朗议员痛骂以色列的视频,彻底回避加沙人道危机的指控。 这次法英加三国似乎是动了真格。早在7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便明确表态将在9月的联大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英国首相斯塔默紧随其后提出三项条件:以军必须停火、允许人道援助进入加沙,并停止吞并约旦河西岸。而加拿大也低调表态支持。此举无疑在以色列心中重重捅了一刀——过去几十年西方盟友始终如一地支持以色列,如今却显现出明显裂痕。虽然已有140多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但一直以来只要美西方不松口,以色列就有底气强硬应对。 欧洲的舆论风向早已转变。最新民调显示,英国公众对以色列的支持率已降至18%,意大利甚至跌破10%。超过六成的欧洲民众表示“愤怒”,就连一贯挺以的德国也开始敦促以色列停火。加沙地区人道灾难的照片充斥社交媒体,政客若继续回避民意,选票恐怕就保不住了。 以色列国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受害者”叙事依旧强大,外部压力越大,内部凝聚力越强。萨尔怒斥三国之举后,其在国内的支持率很可能再度攀升。二战时期积累的同情分,正在被持续的战火与强硬态度消耗殆尽。如今,只要盟友提出调解建议,以色列便反唇相讥,指责他们“纵容恐怖主义”。 但现实已难遮掩:若9月联大真有多国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以色列可能面临外交体系的雪崩。 在这场血与火交织的冲突中,一边是加沙人民忍饥挨饿、挣扎求生;一边是以色列高层在联合国发出愤怒控诉。曾被视为和平希望的“两国方案”,在战火与仇恨中愈发遥不可及。领土可以靠武力强占,但人心,却是再多枪炮也无法征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