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慈禧长了疖疮,烦躁的很,太医们束手无策,无奈之下,李莲英找来了一个民间郎中,谁料,郎中居然往慈禧的患处扎针。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880年,大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遇到了一件难以启齿的烦心事。 这位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太后,最近总是坐立不安,脾气也变得格外暴躁。 原来,她的臀部生了一个疖疮,又痒又痛,让她备受折磨。 在那个年代,医疗条件有限,即便是贵为太后,面对这样的隐疾也束手无策。 更麻烦的是,宫中的太医们谁也不敢冒犯天颜,去查看太后臀部的患处。 慈禧只能强忍痛苦,可这疖疮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甚至开始化脓流血。 每当慈禧坐在龙椅上接见大臣时,都会在垫子上留下血迹。 大臣们不明就里,看到太后频繁起身踱步,还以为是自己说错了话。 慈禧的贴身宫女们更是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恼了这位心情不佳的主子。 整个紫禁城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中,下人们走路都轻手轻脚,生怕触怒太后。 眼看情况越来越糟,慈禧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决定冒险一试。 他深知太后的脾气,若再拖下去,恐怕整个太医院都要遭殃。 于是,他悄悄出宫,在民间寻访名医。 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位叫薛福辰的郎中。 这位郎中以治疗疑难杂症闻名,在当地颇有名气,尤其擅长用针灸治疗各种疮毒。 当李莲英说明来意后,薛福辰吓得连连摇头。 给太后看病本就是件危险的事,更何况是这种敏感部位的疾病。 治好了未必有功,治不好或者冒犯了太后,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但在李莲英的威逼利诱下,薛福辰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他知道,若是不去,恐怕当场就会被抓起来。 进宫后,薛福辰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先是详细询问了慈禧身边的宫女太监,把疖疮的位置、大小、症状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然后又查阅了大量医书,确保自己的治疗方案万无一失。 最后,他精心准备了一个特制的软垫,里面暗藏玄机,既能让银针准确刺中患处,又不会让太后察觉异常。 几天后,薛福辰被带到慈禧面前。 他恭敬地献上那个特制的软垫,声称这是祖传秘方,只要太后坐上去,病就能好。 慈禧将信将疑地坐了下去,突然感到一阵刺痛,原来是垫子里暗藏的银针正好刺中了疖疮。 慈禧勃然大怒,正要发作,薛福辰连忙解释这是治病的必要手段,并保证七日内必见成效。 他还说这是"隔物施针"的高明医术,既不用直接查看患处,又能达到治疗效果。 慈禧强忍怒气,决定再等七天。 同时,她下令将薛福辰软禁起来,以防他逃跑。 其实薛福辰的治法很科学,用针挑破疖疮放出脓血,正是治疗这种病症的正确方法。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慈禧按照医嘱,每天坚持使用这个特制的软垫。 七天后,慈禧的疖疮果然痊愈了。 由于薛福辰始终没有直接查看太后的患处,既治好了病,又保全了太后的颜面。 慈禧龙颜大悦,不仅没有责罚他,反而给予重赏。 这个故事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段趣谈。 人们既佩服薛福辰的医术高明,更赞叹他机智过人,能在险象环生的宫廷中全身而退。 主要信源:(凤凰资讯——无锡名医薛福辰 民间传说其曾为慈禧太后打胎)
1880年,慈禧长了疖疮,烦躁的很,太医们束手无策,无奈之下,李莲英找来了一个民
尔说娱乐
2025-08-05 12:14:32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