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隔辈亲啊!”安徽亳州,远嫁的女子回老家看望86岁的爷爷,临走前,爷爷颤颤巍巍拿出3000元现金。孙女当场红了眼:“爷爷抚养我长大,只要有点钱就想着给我,我真的不能要。”网友:在他眼里,你还是那个需要被宠的小孩。 安徽亳州乡下的小院里,八十六岁的爷爷早早就坐在竹椅上等孙女。老人时不时抻着脖子往土路上望,手边的拐杖被太阳晒得发烫。 穿碎花裙子的孙女刚从天津赶回来,一路转了三趟车。人还没踏进院门,爷爷就认出了身影,撑着竹椅站起来笑:“妮儿回来啦!” 这个打小被爷爷养大的孙女,三岁那年爹妈离了婚,娘扭头就走没了音讯,爹跑外省打工,头两年还寄点钱,后来连人都找不见了。 爷爷一跺脚,把裹着补丁棉袄的小孙女揽进怀里:“爷爷管你!” 头两年小娃娃半夜总哭醒,老爷子就背着她在屋里转圈走,哼着跑了调的民谣。灶台上煨着的羊奶罐子,暖了巧云整个童年。 田埂边放羊的空地当过她的摇篮,晒谷场堆起的草垛就是写作业的书桌。靠着卖羊绒攒的学费钱,老人硬是把孙女从村里小学供到省城的大学。 后来孙女在天津找了工作,又嫁到海河边,爷孙俩就隔开了一千多里地。 老人现在还是养着几只山羊,白毛的长绒品种,政府扶贫办推广的优质羊种。每天天不亮他就提着竹筐下地割草,回村路上顺手捎带些农技站免费发放的饲料券。 等到入冬前剪了羊毛,捆扎齐整送进县城的供销社,钱都压在柜底的铁盒里。村支书来动员过两回,说这笔钱够申报特困补贴,但老人总摆手:“留给我妮儿。” 这次孙女请了五天假,带老人进城吃了火锅,还去影楼拍了套西装照。镜头里老人胸前别着朵红绢花,头发梳得齐整,腰杆儿绷得笔直,孙女夸“比电视剧里老干部还精神”。 可老人最惦记的事是取钱——返程那天天刚蒙蒙亮,他就翻出存折往镇信用社去。柜台的小姑娘提醒他新开了定期存款送食用油活动,老人捏着存折摇头:“就要现钱,孙女等会儿要走嘞。” 中午时,孙女收好了行李箱。老人突然从灰布褂内兜掏出牛皮纸包,里三层外三层的旧报纸掀开,齐刷刷三千元新票还带着油墨味。 “拿着当路费!”孙女吓得往后蹦,背包撞在门框上砰砰响:“我有工资的,这钱您买排骨炖汤多好!” 老人攥着钱往前追,两人绕着院子里的压水井走了三圈,老人喘着气把钞票往孙女背包里硬塞:“爷爷老了,就这点心意......”最后那摞钱被孙女的眼泪打湿了边角。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哪怕你成了家立了业,在他眼里头,你还是那个三岁时被爹妈丢下、攥着他衣角不放的小女孩。那份沉甸甸的挂念,就压在手中的钱上,仿佛这样推过去,就能把自个儿的心也捎给千里之外的孩子。 爷爷满心满肺的挂念没地方安放,就只能用这种最笨、也最实在的法子来表达——他想告诉孩子:爷爷老了,干不动了,可只要活着一天,就还想给你点什么,就还想当那个能为你遮风挡雨的人。 这份心意,纯粹得像山里的泉水,不带半点杂质,就是要你好,就是要你顺当,没别的想头。
“这才是隔辈亲啊!”安徽亳州,远嫁的女子回老家看望86岁的爷爷,临走前,爷爷颤颤
彩云追月情自悠
2025-08-04 17:27:11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