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再一次证明了耿彦波的高瞻远瞩![凝视] 最近内蒙古丰镇那场持续48小时的特

优优谈过去 2025-08-02 11:18:28

历史再一次证明了耿彦波的高瞻远瞩![凝视] 最近内蒙古丰镇那场持续48小时的特大暴雨,让所有人捏了把汗。上游水库水位暴涨,泄洪压力巨大。 当洪水最终涌入大同御河时,这条曾经的小河沟却展现出惊人的承载力——连续20小时高强度泄洪,河道安然无恙。 这个场景让不少大同市民想起十年前,那时的御河河道狭窄,淤泥堆积,每到汛期都是城市的心病。 2013年启动的御河综合治理工程,在当时引发不小争议。有人质疑投入数亿资金改造一条“臭水沟”是否值得,更有人觉得这是“面子工程”。 但这场暴雨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实测数据显示,改造后的御河行洪能力提升近3倍,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河道最宽处达200米,水深增加至5米,完全不是当年那个“小水沟”的模样。 工程背后的设计理念值得细说,当时的设计团队采用“分级设防”思路,将河道分为主槽和滩地。 主槽负责日常行洪,滩地则在特大洪水时启用。这种设计既保证了防洪安全,又兼顾了生态景观功能。 更难得的是,这项工程坚持了“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建成后持续开展河道清淤、堤防维护等工作,确保工程效益长效发挥。 这次洪水考验证明,这些后续投入同样功不可没。 御河改造带来的改变远不止防洪,曾经脏乱差的河岸,如今成了城市会客厅。 统计显示,沿河景观带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带动周边商业体量增长40%。房价数据更直观——河景房价格较改造前翻了一番。 城市格局也因此重塑,过去被河道分割的东西城区,现在通过五座新建桥梁紧密相连。 交通部门数据显示,跨河通行时间平均缩短15分钟,东西城区融合发展明显加速。 这场“洪水大考”给城市治理者上了生动一课,短期效益与长远规划如何平衡?民生工程与经济发展怎样兼顾? 御河案例给出了参考答案,有专家指出,城市基建必须预留足够的安全冗余,不能只算经济账。 现在回头看,当年那些争议都成了发展路上的小插曲,市民王先生说:“以前觉得花这么多钱修河太浪费,现在才知道什么叫未雨绸缪。” 这样的转变,或许就是对城市管理者最好的肯定。 这场暴雨也引发思考:我们的城市还有哪些潜在风险点?下一个需要提前布局的基础设施会是什么? 信源: 受上游来水影响 山西大同御河迎来洪水过境——央视新闻

0 阅读:250

评论列表

奥云达来

奥云达来

1
2025-08-02 12:29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猜你喜欢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