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太难当了!”十年前。大儿子结婚时彩礼1万2,小儿子现在订婚彩礼28.8万,

月下故人愁 2025-07-31 17:33:26

“婆婆太难当了!”十年前。大儿子结婚时彩礼1万2,小儿子现在订婚彩礼28.8万,大儿媳觉得自己吃亏了,让婆婆必须给她补上。但婆婆说,当初行情就是那样的,自己手上的钱留着养老,没法补,结果大儿媳每天找茬,让日子都过不下去! 十年前,大儿子娶老婆,按照当地的习俗和普遍的“行情”,彩礼定在了1万2千元。这个数字,在那个时候也不算一笔小数目。 时光匆匆,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今,小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彩礼如同坐了火箭一般蹭蹭往上涨,女方要的彩礼竟然高达28.8万元。 婆婆为了这笔彩礼,愁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但小儿子一心要娶,婆婆只能咬牙把自己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拿了出来。 可是大儿媳得知后,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她觉得自己当初结婚时只收了1万2千元的彩礼,和现在小儿子的28.8万相比,简直天差地别,自己吃了大亏。 她越想越气,心里那股不平衡的劲儿怎么也压不下去。于是,她找到婆婆,理直气壮地要求婆婆必须给她补上彩礼的差价。 婆婆听了大儿媳的要求,对大儿媳说:“孩子啊,当初的行情就是那样的,那时候大家结婚的彩礼都差不多是这个数。我也不是不想补给你,可我手上剩下的钱是留着养老的呀。我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以后看病吃药什么的都得花钱,实在是没办法给你补这个差价啊。” 大儿媳听了婆婆的话,根本不买账。她觉得婆婆就是在找借口,故意偏袒小儿子。从那以后,大儿媳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每天在家里故意找茬。 大儿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自己的妻子,一边是自己的母亲,他不知道该如何调解这场矛盾。 婆婆每天面对大儿媳的无理取闹,心里委屈极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个家,因为彩礼的差距,陷入了无尽的纷争和痛苦之中,日子过得鸡飞狗跳,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平静与幸福。 此事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说,1.2万和28.8万差距确实有点大,这笔彩礼如果再带回到夫家,那就妥妥的掌握在二媳妇手里了,这事搁谁都心里不平衡!也别同人家大媳妇论什么小心眼的问题,先想想如果这事搁在自己身上,自己能不能做到心平气和再说吧! 也有网友说,当年彩礼大家都是一样的,婆婆又没少给,现在彩礼也都是一样的这么多,婆婆也没多给,为啥要补呢???怪只能怪你自己没赶上好行情。 还有网友说,我们村有一样情况的。最后结果是大的离婚了。据说原本只是拿离婚吓唬一下婆婆,毕竟生了一儿一女了。婆家也笃定她就是吓唬人,想着先让她在娘家冷静冷静再去叫,大家都有个台阶。结果她前脚刚到娘家,村里的媒婆就上门了,后来真离了,又嫁了,现在过的挺好。只是可怜了前面的一儿一女。没办法,农村剩男太多了。 彩礼,这本应是承载着美好祝福与期许的传统习俗,却在现实的重压下,异化成了搅乱家庭安宁的“导火索”。 十年间,从大儿子结婚时1万2千元的彩礼,到小儿子订婚时女方索要的28.8万,这惊人的数字差距,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社会变迁下彩礼观念的扭曲与功利。 婆婆为了小儿子的婚事,耗尽多年积蓄,本就已倾尽全力,却还要面对大儿媳因彩礼差价而引发的无理要求。 大儿媳的计较,看似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实则是被彩礼的数字蒙蔽了双眼,忽略了婚姻中更为珍贵的情感与责任。 而大儿子夹在中间,那种左右为难的痛苦,何尝不是这种畸形彩礼文化下的牺牲品?他既想维护妻子的感受,又心疼母亲的付出,却在这场由彩礼引发的纷争中,找不到化解矛盾的出口。 这个家庭,因为彩礼的差距,从原本的温馨和睦变得鸡飞狗跳。这不禁让我们反思,当彩礼不再是一种象征,而是演变成衡量婚姻价值的砝码,当亲情在金钱的较量中变得脆弱不堪,我们失去的究竟是什么? 婚姻本应是两个相爱的人携手共度一生,家庭本应是充满爱与温暖的港湾,可如今,却被这无形的彩礼枷锁束缚得喘不过气。是时候重新审视彩礼的意义,让婚姻回归纯粹,让家庭重归宁静了。#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44
月下故人愁

月下故人愁

月下故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