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生坐飞机去新疆玩,飞机上突发紧急状况,广播急寻医生!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孙毅杰挺身而出,可谁能想到,救人之后,他竟被网友质疑非法行医,学校表扬也遭非议!
官媒报道来源:潇湘晨报7月27日报道
孙毅杰,是湖北武汉的一名大学生,和好友约好去新疆游玩。两人登上了飞机,打算在飞机上眯一觉。
飞机平稳飞行后,突然广播里在紧急寻找医生,说有乘客身体不适!乘客们纷纷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
孙毅杰听到广播,实习时在急诊科抢救病人的画面在脑中飞速闪过。他顾不上多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朝着发病乘客的方向奔去。
当他看到那位乘客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那乘客面色煞白,呼吸微弱,情况十分危急。
孙毅杰迅速冷静下来,凭借着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习经验,他立刻展开救援行动。
他熟练地测量生命体征,每一个动作都稳当又利落。机组人员也迅速行动起来,递来各种仪器,维持现场秩序,全力配合孙毅杰的救援工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番操作后,乘客的情况终于稳定了下来,客舱里响起了一阵轻微的松气声。
可没想到,事情曝光后,不少网友开始质疑孙毅杰的行为,没证就救人,这不是违法行医吗?学校还表扬他,这不是鼓励冒险吗?
面对这些质疑,孙毅杰心里也挺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我有专业学识和实习打底,不救的话我会后悔一辈子。
他无奈地表示。可网友们却不买账,依然疯狂地抓狂般地指责他,这让孙毅杰感到十分心烦。
非法行医,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
在一般人看来,孙毅杰没有行医资格证,却在飞机上对乘客进行救治,这似乎符合非法行医的定义。
但是,此事中,真的这么简单吗?
事实上,紧急救助行为在法律上有着特殊的界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条款,其目的就是鼓励人们在紧急情况下伸出援手,保护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具体到本案,孙毅杰在飞机上听到广播后,毫不犹豫地起身救援,他的行为完全是出于自愿,而且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救助乘客的生命健康而采取的行动。
尽管他没有行医资格证,但他的行为本质上是为了救助他人,并非故意为之的非法行医行为。
孙毅杰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他经过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实习培训,具备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在紧急情况下,他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乘客进行初步的救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乘客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吗?
然而,网友们却不管这些,他们疯狂地指责孙毅杰,认为他没有资格救人。
据了解,这些网友的观点主要是基于对法律的片面理解,他们只看到了非法行医的定义,却没有考虑到紧急救助的特殊情况。
他们认为孙毅杰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更大的伤害,却忽略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救治,乘客的生命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威胁。
此事中,学校的表扬也遭到了质疑。有人认为学校表扬孙毅杰是鼓励冒险,这种观点实在是让人心灰意冷。
学校表扬孙毅杰,是对他勇敢行为的肯定和鼓励,是为了弘扬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在紧急情况下敢于伸出援手。这并非鼓励冒险,而是一种正面的引导和教育。
面对这些质疑和指责,孙毅杰表示自己并不会太在意。他坚定地说:我问心无愧,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对的事情。
在紧急情况下,不能一味地苛求救助者具备完美的资质和条件。因为生命是脆弱的,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如果因为救助者没有行医资格证就阻止他们施救,那么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紧急情况下,专业学生的救助行为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无端的质疑和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