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算力为王”到“存算协同”,AI底座开始换思路了 前不久,Oracle 与 OpenAI 签下了一份每年300亿美元的云计算合同,并将为其“星际之门”计划额外提供4.5千兆瓦的算力容量,这不仅是AI算力竞赛的标志性事件,更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在AI规模化落地的过程中,谁掌握了更高效、更智能的数据管理能力,谁就握住了下一阶段竞争的主动权。 这正是中国当前AI基础设施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中国移动与曙光存储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智能存力调度平台方案,标志着我国在“数据驱动、存算协同”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这个平台首次实现了全局统一的文件存储管理,不仅打通了东西部数据资源孤岛,更让AI训练、推理、归档各环节的数据在不同存储介质和地域之间自由流动,效率提升、成本下降。 Oracle和OpenAI的合作背后是对“数据流动性”与“资源调度智能化”的极致追求,曙光智能存力调度平台的落地,则是国内AI基础设施从“算为中心”向“算存统筹”演进的缩影。它以“中枢神经”之姿串联起长三角、成渝、内蒙古、贵州等四大东数西算枢纽,覆盖七大存力资源池,为AI场景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支撑。 从国家数字战略来看,先进存力的建设是实现AI普惠、保障数据安全的必要条件。通过先进存力,云服务商等有望带来算、存力的普惠以及数据接口开放等,能充分利用AI基础设施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