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7年,李密护送杨广的萧贵妃回扬州,途中客栈休息时,李密夜里偷偷爬到萧贵妃的床上,萧妃娇滴滴地说:“你怎么才来,让我等得好辛苦!”
公元617年夏天,隋炀帝杨广困在洛阳皇宫处理各地造反的奏报,皇后萧氏突然请求回扬州探亲。杨广焦头烂额随手一指,派亲信李密带队护送。
这决定像往热油锅里倒水,炸出意想不到的动静。
出发没两天,随行宫女就察觉不对劲。三十多岁的李密借着禀报行程频繁进出皇后凤辇,有时一待半个时辰。有回茶水宫女瞧见他的玉佩落在皇后榻上,吓得赶紧低头假装没看见。
整个车队人心惶惶,都明白捅破这层窗户纸要掉脑袋。
走到荥阳地界的驿站,半夜三更出了幺蛾子。
本该在外院值守的李密翻窗进了皇后卧房,守夜太监缩在茅房瑟瑟发抖。
天亮后侍女收拾床铺直冒冷汗——被褥乱得不成样子,连金步摇的穗子都断了两根。
有人悄悄在墙上画了只王八,暗戳戳提醒这是"戴绿帽"的丑事。
消息插了翅膀似的飞回洛阳。杨广正批军报,看见密信气得摔了进贡的琉璃盏。
八百禁军连夜出发追车队,宫里太监挨板子的哀嚎响到天亮。
李密倒滑溜得像泥鳅,半道察觉风声不对就溜之大吉。
禁军只截住萧皇后的车驾,铁链锁着车窗押回洛阳,百姓还以为皇帝在抓反贼。
甘露殿审了三天三夜,萧皇后攥着佛经赌咒发誓清白。
可问到李密为何逃跑,她舌头像打了结。太医一句"脉象有异"让杨广彻底炸毛,宝剑砍断了龙椅扶手。
二十年前大婚时长安城十里红妆,萧家陪嫁的编钟响彻云霄;他夺皇位时夫妻同心;如今运河凿了高丽打了,后宫女人乌泱泱添了一堆,倒让皇后成了深宫里的摆设。
萧氏本想着赌气省亲出口恶气,没料到李密路上又是送荔枝又是吟酸诗,一句"牡丹寂寞开无主"直戳心窝。深宫积压多年的苦闷遇上刻意的撩拨,半推半就酿成大祸。
宫里暗桩早把她每日吃几口羊肉都记了档,何况这般动静。
皇帝终究没废后,可萧氏被终生圈禁。伺候的宫人换了好几批,半夜常听见寝殿传来背《女诫》的呜咽。李密投了瓦岗寨写反隋檄文,故意把"宫闱丑闻"当刀子捅。
杨广到死都没想通,当年温婉的梁国公主怎就成了怨妇。
萧皇后晚年辗转突厥长安,史书夸她历经五朝安享晚年,再没人提大业十三年那个捅破天的秋夜。
后世学者对这桩公案始终揪着不放。2013年扬州出土的萧后墓志清楚写着"贞静守礼",考古队队长汪勃在《东南文化》期刊直说野史不可轻信。
央视2017年纪录片《隋炀帝》翻出隋朝起居注记载,当时李密负责押运军粮根本不在荥阳。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去年抖音直播时点破关键:"明代小说《隋唐演义》乱点鸳鸯谱,硬给萧后塞了六段情史,害她背了千年黑锅。"
这倒应了句老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宫墙里的事隔了千多年,是是非非早搅成一锅粥。老百姓茶余饭后嚼舌根,无非是给那烈火烹油的短命王朝添点唏嘘罢了。